日期:[2013年06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7]

一位媒体从业者的书画情结

“雍容华贵,气质高雅”这是记者看到赵彬笔下牡丹后的第一印象,他笔下的国花牡丹栩栩如生,艳而不俗,跃然于纸上。而赵彬称自己只是“一心二用”的“半个艺术家”。
   赵彬,山东巨野县人,现任职于《中华翰墨》杂志总编辑、《北国报道》执行主编,自号“麒麟阁主人”。日前记者来到了他的家,满屋的书香画意,让记者疑惑这位媒体从业者,20多年来是怎样坚持笔耕不辍,坚持追求艺术的。
   赵彬自幼喜好书画,师从曹州书画界名家谢孔宾、邓雨、高冠岭,在从事媒体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向知名艺术大家虚心求教,在绘画创作上得到著名书画家贾平西、张志民等名家指点。名家的指点让他获益匪浅,他常说,“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从业者,我有着自己的书画情结,长期坚持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我在绘画方面的成就离不开名家前辈给予我的谆谆教诲。”
   在书房,赵彬向记者介绍了他的书画作品,记者发现他笔下的写意牡丹有着浓厚的传统绘画的气息,这是他经长时间学习积累、博采众长而逐步形成的绘画风格,既饱含传统色彩,又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当记者询问赵彬如何理解艺术领域的传统与创新时,“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在对待传统与创新的理解上几乎都存在着被误读或扭曲的现象。一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为了标新立异,刻意地去求新求怪,把原本应该严肃的艺术搞得不伦不类。”说到此处,他的拳头紧紧一攥,接着又说:“原本应该给人以美感和美的享受的创作者,却想凭借奇技淫巧的拙劣伎俩来博取他人的欢心与喝彩,抑或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惜糟蹋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这是对中国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亵渎和不尊重,也是对后世的犯罪。”
   赵彬常说,任何一种创新,绝不是、也不能以颠覆和否定前人的发明创造为前提。在汲取了前人宝贵经验和借鉴吸收了当代艺术精英们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得以升华的创作突破。这种创新行为和创作表现形式,既不能背离时代主流文化发展总趋势,也要符合特殊人文环境下的大众审美诉求和意愿。
   当记者问他这样“一心二用”是不是很累时,赵彬笑道:“艺多不压身。”他认为,在当今这个务实高效、分工愈加明细的现代社会中,仅仅依赖单一的技能而能高枕无忧地立足社会,已经成为过去了。任何单一的职业技能都将不再能够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正是因为有多年的美术功底,所以我能在处理文字版面、结构布局及整体统筹上,比其他媒体人更有优势。”
   采访即将结束,赵彬拍着记者的肩膀说:“我们不仅要学会 ‘一心二用’,还要学会‘一心多用’,把自己全方位武装起来,才能够应对快速发展的社会进步需要。”或许就是这种心态成就了赵彬不一般的书画艺术人生。 记者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