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7月1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虚假就业协议是大学的本意吗?
据《现代金报》报道,自己刻章“签就业协议”,上淘宝网站购买就业协议,找超市老板两元钱盖一个章签假就业协议,成了不少应届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权变之策,而这些虚假的数据则会进入就业统计部门,作为就业状况的分析依据。
在高校就业部门的统计中,除了网签和正式的合同之外,还有灵活就业的统计,而大学生要想顺利毕业,很多时候就依靠灵活就业协议书而蒙混过关,为何必须得需要这样一份就业协议呢?这真的是出于大学的本意吗?实则不是,教育部门对高校都有就业率的统计和考核,面对取消就业率低的专业或是减少招生数额的“惩戒”,高校不得不逼着学生“全部就业”,这样才能对上级有个交代,才能在招生中赢得一个席位。这种并非出于大学本意的做法,直接伤害的则是大学毕业生,明明没有就业,没有工作,却为了拿到毕业证而昧心地告诉大家,我找到工作了,这难道不是对他们的坑害?哪个大学毕业生不想找到工作?又有多少毕业生想毕业即失业?恐怕是少之又少。
或许教育部门是好意,是想通过这样的考核督促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多下功夫,然而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在某些方面“能力”有限,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上,政府应该最有权威,最有实力。就业问题,并不是用“数据”来强迫的,而是需要开动脑筋,下大气力解决,而从根本上而言,经济发展才是出路,政府在辅之以政策支持,解决大学生就业便会有方法。韩波
在高校就业部门的统计中,除了网签和正式的合同之外,还有灵活就业的统计,而大学生要想顺利毕业,很多时候就依靠灵活就业协议书而蒙混过关,为何必须得需要这样一份就业协议呢?这真的是出于大学的本意吗?实则不是,教育部门对高校都有就业率的统计和考核,面对取消就业率低的专业或是减少招生数额的“惩戒”,高校不得不逼着学生“全部就业”,这样才能对上级有个交代,才能在招生中赢得一个席位。这种并非出于大学本意的做法,直接伤害的则是大学毕业生,明明没有就业,没有工作,却为了拿到毕业证而昧心地告诉大家,我找到工作了,这难道不是对他们的坑害?哪个大学毕业生不想找到工作?又有多少毕业生想毕业即失业?恐怕是少之又少。
或许教育部门是好意,是想通过这样的考核督促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多下功夫,然而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在某些方面“能力”有限,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上,政府应该最有权威,最有实力。就业问题,并不是用“数据”来强迫的,而是需要开动脑筋,下大气力解决,而从根本上而言,经济发展才是出路,政府在辅之以政策支持,解决大学生就业便会有方法。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