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7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抗击肝炎 预防先行

——我市疾控专家就丙肝防治知识答记者问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资料显示:我国自然人群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0.43%,我国目前约有76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近年来丙肝新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如果早发现,并积极按照科学规范治疗,大部份丙肝是可以治愈的。7月27日,记者就如何防治丙肝采访了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霍伟。
   记者:什么是丙肝?如何杀灭丙肝病毒?
   霍伟:丙肝就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的传染病。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和煮沸都能够杀灭丙肝病毒。
   记者:丙肝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霍伟:丙肝病毒感染初期(2-12周)称为急性期,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只有少数人可自行清除病毒而自愈,多数发展为慢性丙肝(约为60%-85%),慢性丙肝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会持续破坏肝脏,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感染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为10%-15%。肝硬化后发展为肝癌的概率为每年1%-7%。
   记者:丙肝病毒主要通过那些途径传播?
   霍伟: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其中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工作和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记者:如何预防丙肝,有没有疫苗?
   霍伟: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够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预防丙肝就要杜绝发生容易引起丙肝传播的行为。如: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
   记者:丙肝有哪些症状?
   霍伟:急性和慢性丙肝患者的症状都不明显,很多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往往在偶然的情况下检查出了丙肝,如常规检查和体检时,或输血、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时。
   慢性丙肝患者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较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还可能会有右上腹不适和沉重感。其他的症状还可能有恶心或关节痛,黄疸很少发生。但是,有无症状或者症状是否明显与肝脏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
   记者: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去做丙肝检查?
   霍伟:因为丙肝症状并不明显,肝脏的病变程度与症状不一致,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发展到疾病的晚期,延误治疗时机,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果发生了引起丙肝传播的行为,就应考虑做丙肝检查。如曾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或其他手术;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牙科治疗、内镜检查等;曾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等。
   记者:到哪里去做丙肝检查?
   霍伟:一般各地传染病院、综合性医院肝病专科门诊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可以做丙肝检测。主动寻求咨询和检测可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丙肝,使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得到心理支持和预防指导。
   记者:得了丙肝该怎么办,丙肝能治愈吗?
   霍伟:一旦确诊丙肝,应该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切忌自行购药服药,或轻信虚假广告。丙肝患者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及早进行治疗,规范用药,大部分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记者:丙肝患者的生活要注意哪些问题?
   霍伟:绝对不能喝酒,因为酒精会加速肝硬化发展,应禁喝各种酒类饮品,包括啤酒;除了治疗丙肝的药物外,应该尽量减少服用其他药物,减轻肝脏的负担;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营养,但食物宜清淡少油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豆制品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增加交流与沟通。多与家人、朋友聊天沟通,减少烦恼和郁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进身心愉悦;定期复查;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按照医生的意见处理;使用保肝/降酶药或保健品之前要咨询专业医生。
   记者:公众应该怎样对待丙肝患者?
   霍伟:公众应该正确、科学认识丙肝,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患者,减少社会歧视。加强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对丙肝的认知水平,遏制丙肝的蔓延和传播。丙肝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的防治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记者 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