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1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庄子故里在东明
田丰 王守义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山东东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惠子 (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曾做过魏的相国,博学善辩,惠子死后葬于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
庄子与惠子的交往密集。全览《庄子》一书,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名字:惠子。《庄子》全文33篇,其中出现“惠子”和“惠施”的文章有10篇,故事13个,出现“惠子”二字26次,出现“惠施”二字10次,频率之高实属罕见,文章占据全书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亦属少有。《庄子》多篇记载了他们的故事,其中在《内篇》中就有《逍遥游》、《齐物论》、《徳充符》,《外篇》中有《秋水》、《至乐》,《杂篇》中有《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天下》,内文大多是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也就是两个人的辩论文章,我们管中窥豹,通过他们之间的几次辩论,就可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且不说两人是对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辩的。只是想从在《至乐》、《徐无鬼》篇中的相关论述来说明惠子与庄子生前逝后相处的距离不会太远。《至乐》中讲:“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徐无鬼》中“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这两段话,是一充分证明。首先说,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在当时交通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如果是相距很远,哪怕是百里之外,庄子向惠子送丧,惠子前往吊唁,那是不可想象的。再者,惠子死,庄子前往送葬亦然。
再从庄子与惠子的墓地来看,庄子与惠子埋葬地相距不足五十华里。山东省东明县庄寨村,村北有庄子墓,墓旁有庄子观。庄子后代一直定居在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正堂曾为庄寨立“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至今尚存。庄子观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从观中文物和碑文上可以看到,历经宋、明清等各代维修重建至今。2009年,又重修庄子观,占地1000多亩,包括“忆庄园”、“万胜园”和“逍遥园”三个主题园区。新建的南华庄子观位于黄河大堤南侧、菜园集镇庄寨村北南华山遗址上,有主殿、配殿、碑林、南华山遗址和庄子墓,井然有序,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将道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彰显出庄子洒脱超然的独特人格。
在《滑县县志》中记载,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有惠子墓。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地近则易核。我们便借地近之优势前往考察。在考察中我们得知,惠子冢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目前保护较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现存春秋时卫国建都之处卫王殿遗址、惠子冢、张平冢等文物古迹。
在冢上,我们见到了两块相关惠子之墓的碑刻。一是明万历三十五年所立,名为“滑县冢上村建庙功成碑记”。文中载:“邑以东五十里而遥,是为卫南坡之居巨泽,泽南畔有二塚歭焉,世传以为张平、惠子塚”。另一块为二零零八年所立,碑中记载“惠子冢位于河南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西濒黄庄河,南邻道大路,北距古楚丘卫王殿遗址四里许,占地四千平方米,高出地表六米。相传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此,后人称惠子冢。……二零零七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刻中不仅记述惠子与庄子友善,相与甚密,还列举了几处惠子与庄子论辩的经典镜头。
惠子比庄子大一岁左右,从《庄子》一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庄子与惠子生前交往频繁,惠子为庄子之妻死后吊唁,庄子为惠子死后送葬,而且死后两者之墓地相距也只有不足五十华里。从这一关系,庄子故里在东明一说,不能不说是又添一有力佐证。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山东东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惠子 (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曾做过魏的相国,博学善辩,惠子死后葬于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
庄子与惠子的交往密集。全览《庄子》一书,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名字:惠子。《庄子》全文33篇,其中出现“惠子”和“惠施”的文章有10篇,故事13个,出现“惠子”二字26次,出现“惠施”二字10次,频率之高实属罕见,文章占据全书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亦属少有。《庄子》多篇记载了他们的故事,其中在《内篇》中就有《逍遥游》、《齐物论》、《徳充符》,《外篇》中有《秋水》、《至乐》,《杂篇》中有《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天下》,内文大多是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也就是两个人的辩论文章,我们管中窥豹,通过他们之间的几次辩论,就可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且不说两人是对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辩的。只是想从在《至乐》、《徐无鬼》篇中的相关论述来说明惠子与庄子生前逝后相处的距离不会太远。《至乐》中讲:“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徐无鬼》中“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这两段话,是一充分证明。首先说,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在当时交通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如果是相距很远,哪怕是百里之外,庄子向惠子送丧,惠子前往吊唁,那是不可想象的。再者,惠子死,庄子前往送葬亦然。
再从庄子与惠子的墓地来看,庄子与惠子埋葬地相距不足五十华里。山东省东明县庄寨村,村北有庄子墓,墓旁有庄子观。庄子后代一直定居在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正堂曾为庄寨立“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至今尚存。庄子观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从观中文物和碑文上可以看到,历经宋、明清等各代维修重建至今。2009年,又重修庄子观,占地1000多亩,包括“忆庄园”、“万胜园”和“逍遥园”三个主题园区。新建的南华庄子观位于黄河大堤南侧、菜园集镇庄寨村北南华山遗址上,有主殿、配殿、碑林、南华山遗址和庄子墓,井然有序,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将道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彰显出庄子洒脱超然的独特人格。
在《滑县县志》中记载,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有惠子墓。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地近则易核。我们便借地近之优势前往考察。在考察中我们得知,惠子冢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目前保护较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现存春秋时卫国建都之处卫王殿遗址、惠子冢、张平冢等文物古迹。
在冢上,我们见到了两块相关惠子之墓的碑刻。一是明万历三十五年所立,名为“滑县冢上村建庙功成碑记”。文中载:“邑以东五十里而遥,是为卫南坡之居巨泽,泽南畔有二塚歭焉,世传以为张平、惠子塚”。另一块为二零零八年所立,碑中记载“惠子冢位于河南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西濒黄庄河,南邻道大路,北距古楚丘卫王殿遗址四里许,占地四千平方米,高出地表六米。相传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此,后人称惠子冢。……二零零七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刻中不仅记述惠子与庄子友善,相与甚密,还列举了几处惠子与庄子论辩的经典镜头。
惠子比庄子大一岁左右,从《庄子》一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庄子与惠子生前交往频繁,惠子为庄子之妻死后吊唁,庄子为惠子死后送葬,而且死后两者之墓地相距也只有不足五十华里。从这一关系,庄子故里在东明一说,不能不说是又添一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