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废坑塘变成聚宝盆
——成武县返乡创业青年王荣带领群众脱贫记
在成武县南鲁集镇前李楼村有位返乡创业青年王荣,她在家乡办起了鞋帮加工厂,已经有六年的时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给王荣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带动了不少周边村的妇女就业,帮助87户贫困户脱贫。据了解,加工厂的前身就是一片废坑塘,如今这片废坑塘真的变成了“聚宝盆”。
李莲英是前李楼村的村民,家里贫困。两个孩子正是花钱的时候。婆婆常年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本想出去打工挣钱,可是家里又离不开她。趁着本村鞋帮厂招工的机会,李莲英就报了名。李莲英说,以前她家里过得比较困难,来到鞋帮厂里上班,不但能照顾地里的农活,还可以挣到不少工资,并且还能照顾婆婆和孩子。她说在这厂子里打工六年了,一年比一年收入高。
在家门口上班,让李莲英方便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告诉笔者说,每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钱,因为自己工作的时间长,每个月还有几百块钱的补助。靠着加工厂给李莲英带来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而且李莲英也是在鞋帮厂上班第一个脱贫的人。
据了解,在这所加工厂上班的基本上都是前李楼村的村民,很多人和李莲英一样,靠在这里打工脱了贫。
加工厂的老板叫王荣,今年37岁。六年前,她和丈夫在青岛一家加工厂里打工,钱赚得并不少,但还是辞去高薪工作,毅然扛起行囊,返乡创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荣和丈夫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呢?王荣告诉笔者,回来创业,主要是不想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就这样,王荣和丈夫靠着在外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和人脉,回到家乡干起了鞋帮加工厂。
王荣说,2011年他们回家创业的时候,就在北边陈庄村租了一个厂房,厂房很小很简陋,在那个地方干了四年,订单逐渐多了以后,招收的工人也多起来。随着订单的增多,王荣的加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可是加工厂的场地有限,怎么办?这时候,村里的党支书解决了王荣的困难。她说多亏村干部的大力支持,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厂房。
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军说:“厂子一开始建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废坑塘,村两委看王荣确确实实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典型,就筹资3万多元,把废坑塘填平,给她提供免费的场地,王荣又投资几十万元,建成了现在的厂子。”他说现在厂子里的87名工人,有村里的60户贫困人员,这些贫困户每年收入在两三万元左右。
日前采访中,一间大厂房里,动听的音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上班时间还可以欣赏音乐,这班上得岂不是很惬意吗?经过了解才得知,根本不是笔者想得那么简单。王荣告诉笔者说,生产线实行的是流水线生产。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人说闲话,所以就想了这个点子。鞋帮加工厂的生意日益红火,王荣不仅收入颇丰,而且还带动了一些贫困户走上了一条脱贫路。
王荣告诉记者,她返乡创业的这几年,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贫困户也确确实实靠上班脱贫了。下一步,她想继续扩大规模,让留守妇女有更稳定的收入,让她们不但脱贫还得致富。 通讯员 于兆丰
李莲英是前李楼村的村民,家里贫困。两个孩子正是花钱的时候。婆婆常年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本想出去打工挣钱,可是家里又离不开她。趁着本村鞋帮厂招工的机会,李莲英就报了名。李莲英说,以前她家里过得比较困难,来到鞋帮厂里上班,不但能照顾地里的农活,还可以挣到不少工资,并且还能照顾婆婆和孩子。她说在这厂子里打工六年了,一年比一年收入高。
在家门口上班,让李莲英方便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告诉笔者说,每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钱,因为自己工作的时间长,每个月还有几百块钱的补助。靠着加工厂给李莲英带来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而且李莲英也是在鞋帮厂上班第一个脱贫的人。
据了解,在这所加工厂上班的基本上都是前李楼村的村民,很多人和李莲英一样,靠在这里打工脱了贫。
加工厂的老板叫王荣,今年37岁。六年前,她和丈夫在青岛一家加工厂里打工,钱赚得并不少,但还是辞去高薪工作,毅然扛起行囊,返乡创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荣和丈夫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呢?王荣告诉笔者,回来创业,主要是不想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就这样,王荣和丈夫靠着在外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和人脉,回到家乡干起了鞋帮加工厂。
王荣说,2011年他们回家创业的时候,就在北边陈庄村租了一个厂房,厂房很小很简陋,在那个地方干了四年,订单逐渐多了以后,招收的工人也多起来。随着订单的增多,王荣的加工厂需要更多的工人。可是加工厂的场地有限,怎么办?这时候,村里的党支书解决了王荣的困难。她说多亏村干部的大力支持,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厂房。
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军说:“厂子一开始建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废坑塘,村两委看王荣确确实实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典型,就筹资3万多元,把废坑塘填平,给她提供免费的场地,王荣又投资几十万元,建成了现在的厂子。”他说现在厂子里的87名工人,有村里的60户贫困人员,这些贫困户每年收入在两三万元左右。
日前采访中,一间大厂房里,动听的音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上班时间还可以欣赏音乐,这班上得岂不是很惬意吗?经过了解才得知,根本不是笔者想得那么简单。王荣告诉笔者说,生产线实行的是流水线生产。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人说闲话,所以就想了这个点子。鞋帮加工厂的生意日益红火,王荣不仅收入颇丰,而且还带动了一些贫困户走上了一条脱贫路。
王荣告诉记者,她返乡创业的这几年,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贫困户也确确实实靠上班脱贫了。下一步,她想继续扩大规模,让留守妇女有更稳定的收入,让她们不但脱贫还得致富。 通讯员 于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