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7]

“互联网+”时代,会计遇上最好的自己

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行政事业类(第二期)学员 范 帆
   江南四月,细雨淅沥,原野缥碧,花香袭人。4月10日—19日,山东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行政事业班(二期)的学员汇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开始第四次集中培训学习,本次学习围绕互联网+管理会计、供给侧改革中的会计作用、全面实施营改增、政府会计改革、财务管理创新等专题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互联网+”重构管理会计
   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已经影响改变了很多行业。“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是20多年来信息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格局、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社会分工深化、提升了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平台和机遇。同样,“互联网+”时代也必将影响古老且传统的会计行业发展。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会计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互联网+”为会计服务的重点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提供了机遇,传统的财务会计服务仅提供简单、标准化的财务信息,“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服务将逐渐转变为重点提供参与决策分析、创造价值、提供战略支持的管理会计服务,以此来推动管理会计服务转型升级。传统的管理会计是基于静态预算进行的反应、控制和评价的活动;而“互联网+”重构的管理会计使即时财务报告成为可能,管理会计将根据环境和管理要求,进行动态预测和计划,提供实时决策支持、整合优化资源、持续改进绩效,有助于构建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控制、绩效管理、商业盈利模式等专业体系,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水平。“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可成功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全流程服务。
  管理会计助推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核心是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三去一降一补”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专业效能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中,会计可以预警预防产能过剩,管理会计可以辅助处理“亏损企业”和“僵尸企业”。尤其在企业关停关转中,会计在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过程中发挥资产价值评估、交易制度设计、信息汇总分析、清点计量核算等效能。在去库存中,库存管理是成本管理和会计效能充分发挥的起点。全面清理出企业的库存总量是去库存的数量基础,而这又离不开管理会计的盘点、计量、核算和分析职能的发挥。在去杠杆中,资本管理为化解金融风险注入了重要的会计效能,而内部控制则为企业全面防范风险提供了机制保障;财会人员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监管和资本运作能力,通过严格控制投资水平、提高资本回报;加强企业应收款和运营资本管理、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和高效精准的资本运营,达到去杠杆的目标。在降成本方面,国家层面上,中央扩大财政赤字,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在鼓励企业创新中,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制业升级中,落实企业加速折旧政策,都能看到会计元素。企业层面上,提高资产、资金管理效率,积极推进“互联网+”会计核算,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去库存,打造内部阳光透明的资源采购配置平台,都为成本会计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补短板中,无形资产管理、人才资本管理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发挥出强大的“专业智囊”效能,补短板意在鼓励企业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会计能科学估算无形资产的价值、核算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补偿无形资产的创新开支,落实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政府会计从管理到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部署,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政府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部不久前发布了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既是落实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抓手,更是政府会计改革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从《基本准则》内容看,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搞好了政府会计准则的 “顶层设计”。《基本准则》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构建了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概念体系。(二)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基本准则》明确提出建立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这是政府会计核算模式的重大创新。 “适度分离”体现在“双体系”、“双基础”、“双报告”,首次提出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府会计的单一预算会计体系;明确提出政府预算会计一般实行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要求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同时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并且明确了两种报告的内容和使用者范围。“相互衔接”体现在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要素相互协调,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互补充,共同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这种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使公共资金管理中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相互联接、融合,有利于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三)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理念和基础。相对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全面反映政府经济业务活动和事项的本质和权责义务,为最终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奠定可靠基础。随着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基本准则》同时要求政府会计信息不但要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且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或者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一要求为政府各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治理提供了可能,可以预示政府会计改革正由传统的“管理工具”走向现代的“治理机制”。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力量深深融合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中,在新常态下,管理会计更是助推经济健康前进的重要专业力量。在“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的用武之地更为广阔且暂无边界,“互联网+”的精神体现了跨界与融合、尊重与合作、创新与重塑、开放与互联,而这正是管理会计对比传统财务会计最需要修炼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新时期会计工作者拥抱变革应有的担当和底气。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唯有此,才能更好地推动管理会计的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