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8]

支招,多方合力让夏日悲剧不再重演

“目前,我市的青少年溺亡事故多发于乡镇、农村,年龄多在10到16岁之间。溺水事故的发生与家庭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对孩子安全意识的灌输往往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溺亡事故的发生。”菏泽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郭俊峰告诉记者。
   为了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教育部门曾专门发放了 《防溺水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要求家长对信件进行回执,但还是无法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尽管如此,每年4月底至5月初,菏泽市教育局还是会在全市下发学校防溺水教育工作的专项通知,要求全市各个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通过板报、图画、安全课程等形式,集中开展防溺水教育工作。
   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教授杨冬云表示,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应从安全教育抓起。“虽然现学的课程中有介绍类似地震、火灾等大灾的介绍和演习,但像交通安全和生活安全方面则相对薄弱。今后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手段或方式。不再拘泥于口头教育,用生动的教育手法,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经历。比如,让孩子观看一些纪录片或提及溺水的影视网络作品,并普及自救常识。只有孩子们清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有效缓解此类问题的发生。”
   此外,杨冬云还建议,诸如义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也可以自发组织相应活动,下乡实地宣传,鼓励孩子们到游泳馆等正规场所游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或附近坑塘游泳,并将自我保护最基本的知识进行普及。
   “每年寒、暑假,我市都会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并安排宣传车辆,加大相关知识的普及,并禁止游泳滑冰。就拿赵王河来举例,在赵王河长达18公里的岸边,我们设立了100多个警示牌,并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标识。”市水利局生态办副主任彭聃告诉记者,“平时我们也有工作人员往返于河面,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也会无偿地提供帮助,协助救援。”
   “如果一个人在外面,自己落水的时候,一定不要惊慌,要放松自己,让身体漂浮上来,争取把头和口露出水面,不要拼命挣扎,因为我们越挣扎越下沉。如果有同伴的话,一定不要贸然下水,因为水下的情况谁都不知道。要利用身边能利用的工具,比如说竹竿、绳索,或者随手都可以扯到的树枝,抛给同伴。同时,岸上的同伴要大声呼救,呼叫周边的人员救援。”牡丹救援队队员刘斌建议。
   记者 胡德光
  痛心,一个月内发生三起溺亡事故
   近日,我市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青少年儿童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政府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并尽快召集公安、教育、安监、城市管理、水利、通信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做出安排部署,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很多市民表示,暑假临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青少年儿童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下发,很有必要,这为全市的青少年儿童筑起了一道生命安全防护墙。同时,也有很多市民认为,此次《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青少年儿童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下发,与之前在我市发生的三起溺亡事故不无关系。
  别让溺水事件成为夏日梦魇
  ——三起溺亡事故启示录
   4月24日下午五点左右,鄄城县旧城镇二街村的少年邢某和一个小伙伴,结伴到距家不远的黄河边玩,看到水面上有只小乌龟,邢某便脱衣下水去抓,结果下去后不久便沉入水底。
   第二天一早,落水少年的家长立即联系了鄄城县公安消防大队。“早上6点,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个小孩溺水身亡了。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便联系菏泽的打捞队,让他们前来协助救援。”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接到求助,牡丹救援队的几位队员立即从菏泽赶到了事发现场。“水非常浑浊,能见度极低,水下有暗流还有漩涡,打捞难度非常大。”救援队长李庆磊告诉记者。
   面对这种复杂情况,救援队迅速制定了打捞方案。尽管已经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准备,但下水之后,几名队员发现,水里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下去以后,淤泥便没到膝盖位置,即使会游泳的,在看不清水况的情况下,也会有一种恐惧感。”谈到当时的情况,参与救援的宋晓波不禁后怕。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打捞,中午12点左右,李庆磊在水下摸到了孩子,并顺利抬上岸。此时的邢某已是全身冰凉。
   然而,悲剧并没有停止发生。5月17日下午,鄄城县左营派出所向牡丹救援队打来求助电话,说黄河内有孩子溺水。仅仅四天之后,5月21日,济广高速曹县服务区附近,一处废弃的鱼塘里,六名十三四岁的少年在鱼塘洗澡时发生意外,最终造成四人溺亡。
   就这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市连发三起青少年溺水事故,六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几乎每年都会碰到很多起这种状况,虽然把溺水者、遇难者给打捞了上来,但是心里没有一点成功的喜悦,反而是悲伤。特别在水下,摸到孩子的同时,眼泪溢满了眼眶。”说到此处,李庆磊不禁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