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0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党员担责任 群众脱贫快

——脱贫攻坚看李村
李村镇是牡丹区唯一黄河滩区乡镇,辖32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其中省级贫困村17个,市级贫困村7个,是市区两级重点扶贫乡镇,共有贫困人口7119户,26688人,是菏泽贫困人口第一大镇。
   由于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重,牡丹区李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民生第一工程来抓。通过近几年的扶贫,全镇7119户贫困户中已脱贫2553户9882人。
  党员担子担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
   “真正让党员知道是‘党员’,第一他会有一种责任感,第二他也有一种荣誉感,第三他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李村镇党委书记季双进说。由镇党委统一制作发放“共产党员户”、“共产党员经营商户”等标牌,让党员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此外,每个村针对村内党员的年龄、文化、能力素质进行登记,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 ”的原则,科学设置了乡村文明岗、经济发展岗、和谐稳定岗、法制宣传岗等岗位。同时以街道、胡同为单位划分片区,每个片区明确一名有能力的党员包保,设立了 “胡同党员”、“街道党员”等岗位。
   围绕脱贫攻坚目标,李村镇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致力于把李村集、东李庄、杨镇3个村打造成商贸物流专业村;把贾庄、白庙等四个村打造成新型材料专业村;把宋楼、刘楼等六个村打造成生态养殖专业村;把安庄、西李庄等六个村打造成高效农业专业村。
  “能人”党员作榜样全村脱贫奔小康
   大刘庄行政村辖吴楼、大刘庄、赵庄三个自然村,为省级贫困村,居民720户,人口2600人,其中扶贫户357户,扶贫人口1479人,占比56.9%。大刘庄原来有经营木材剥皮的传统,具有一定的板材加工基础。在2013年以前,这个村只有130多台机子。2014年换届以后,新任党支部书记吴宝奎多次征求党员意见,决定让党员带头发展壮大木材加工业,并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政策。目前整个村已发展到了600多台机子,基本上平均每一户就有一台机器,但凡是由党员建立的加工点将优先安置贫困户就业。目前大刘庄各行业已安置用工3017人,含本村人员1980人,人均年增收8000元,全村率先实现脱贫任务。由此衍生出的木材运输、木渣加工等行业又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齐心协力大合唱创新模式路子多
   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脱贫。立足发展思路和资源优势,全镇形成了以黄河旅游、商贸物流、新型材料、木材加工、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等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重点发展了大刘庄村板材加工、东李庄村葡萄采摘、西李庄村蔬菜瓜果种植、高李村黄河采摘园、油楼村紫菏香草观光四个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和成效,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促进贫困户脱贫。
   企业转移就业促脱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项目,根据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拉清单子,按照用工类型,针对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镇辖区内腾跃电子、乡韵鲁锦、锦莆生态园等企业充分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人均增加收入2万元,扶贫效果明显。
   旅游扶贫新亮点。作为牡丹区唯一的沿黄乡镇,该镇依托黄河旅游资源优势,以“五园”(紫菏香草园、千亩玫瑰园、黄河生态园、黄河水滨乐园、郝寨高效观光生态园)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脱贫。油楼村紫菏香草庄园,通过打造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园区,发动周边群众参与香草育苗与油用牡丹套种的方式,安置劳动力1200人以上,每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郝寨村南高效观光生态园项目,种植核桃、冬枣、苹果、花椒等果木品种共计1000余亩,每亩可增加群众收入4000元左右,惠及郝寨行政村贫困群众219户826人。记 者 李亚楠 刘剑辉  通讯员 郝永刚 范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