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为了乡亲们的富裕安康

——鄄城县董口镇后宋楼村张际峰夫妇创业记
鄄城县董口镇后宋楼村的张际峰夫妇,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卫校毕业时放弃县城的工作,回村开办了卫生室。同时,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当地的人发企业实行对接,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找到挣钱门路,成为乡邻健康的保护者、致富的带头人。
   1997年,张际峰从卫校毕业,原本可以留在菏泽某家医院或在菏泽开家诊所,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可想起自己的家乡,村内没有一个像样的卫生室,村民别说看病,就是发烧、腹泻所需的药片也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买,加之交通不便,就医一直是村里群众最大的难题。为此,张际峰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在村里开了一家诊所,谁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都去找他看病拿药,从此解决了村民就医难的问题。
   张际峰回乡创业方便了乡邻,加强了自己在医药方面的实践,不久就成为十里八乡群众称赞的名医。张际峰的勤劳踏实和热心助人,不仅感动了乡邻,也迎来了自己的爱情,同样是卫校毕业的宋爱华敬佩又仰慕他的干劲,结识不久两人喜结连理,从此,夫妻诊所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生性要强、吃苦耐劳的两口子并没有安于现状。他们开办诊所让群众有了健康保障,群众有了健康也要有致富的门路,从2005年开始,他们利用诊所闲暇时间从档发加工点上接点零活回家干,用来贴补家用。由于二人均踏实肯干,逐渐得到老板的信任,就把邻村的一个加工点交给他们负责,从中抽取部分提成。日积月累,两人总结了不少生产和管理经验。
   随着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越来越多,除了干完那一亩三分地的活儿,大多数村民都没什么事做,收入也寥寥无几。还有的家庭因病、因残等不能外出打工干重活,只能靠政府救助享受低保,再无其他经济来源,村民整体贫困程度较高。作为常年守在村里的“文化人”,张继峰夫妇决定自己当老板,把村里的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2010年,他们利用自己的院子建立起第一个发制品代加工点,代加工点并不像当初干零活那么简单,从原料到发制品成品需要十几道工序,仅定型这一工序,就要根据不同的发质、颜色灵活调节烤制的温度和时间,刚开始他们夫妻俩也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是他们肯钻研,不放弃,慢慢摸索,越干越好。随着接收的订单越来越多,他们又陆续建立分点20余个,分布在董口、旧城、什集等周边乡镇及河南濮阳,他们从青岛、菏泽等地的工厂接订单,将编发等简单工序发放给周边群众进行代加工,共吸引五六百人打工,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
   虽然厂子的规模越来越大,张继峰夫妇为村民做贡献的决心依然没有改变。“咱富起来了,也要咱村里的百姓带动起来,让大伙都富!”张际峰笑着说道。通讯员 崔蕊蕊 潘嘉琛 记者 焦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