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让气象信息成为“香饽饽”
——记东明县刘楼镇气象协管员田丰
前不久,东明县刘楼镇气象协管员田丰荣获 “2015年度全国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称号,受到中国气象局的表彰,山东省获此荣誉的仅3人。
受聘兼职气象协管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田丰退伍回来分到乡镇经委上班,基层气象,对于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到刮风下雨,就会看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拿出一个专用铁桶,往室外一放,等雨停了,拿回来用玻璃器皿量好水量,电话报给县气象局,然后了解全县及其他的气象信息,从这一点上,田丰知道了实时监测是农田里的“天罗地网”,可以让乡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知晓气象信息与农业的关系相当重要。
2007年8月14日,田丰被东明县气象局聘为兼职气象协管员和镇气象区域自动站维护员,通过市县气象局的业务培训,田丰明白了天气预报信息很实用,根据预报可以预判何时播种。他把聘书放在案头,时时拿来看一看,把自己作为一个专职的气象协管员来看待。时刻关注气象防灾减灾,收集和传播气象信息,为村民服务,保一方平安成为了他的职责。
一个真正的“气象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每当了解到有气象变化时,田丰都及时给领导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于及时、准确地汇报工作,对于领导决策农村气象预警起到了帮助作用,广受村民好评。“气象信息员有点傻,刮风下雨往外跑。”单位的同志们这样“评价”田丰。虽然有些调侃,却形象地道出了他这个气象信息员所要担负的责任。田丰却乐不此疲,除了日常业务,还浏览各大气象门户网站、查看气象预警短信,这些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此外,他还留心气象报刊,跟踪服务,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气象人,为全镇的气象工作做好贴心服务。
多次叫响国家级媒体
2011年春天,我国大部分省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华北和黄淮地区尤为严重,持续干旱的恶劣天气使旱区农业、人畜饮水、江河及湖泊水位、渔业生产、水运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各地干旱少雨。当年2月9日早上,东明县气象局通知田丰,上方的云团极为适宜人工降雨,让田丰配合工作,并跟踪拍照。
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他接到通知,二话没说,拿起自己的相机,与县局的同志汇合后,抓住有利时机,迎着云头架设人工降雨设备。开始拍照时,由于掌握不住发射炮弹的时机,前四发都没有拍到一张满意的片子。当转战到第二个发射点时,他与工作人员商议好,用“三、二、一”的喊声提醒发射时机,终于,在第六发炮弹出膛的那一刹那,田丰拍到了一张出膛瞬间的片子。而那时,零下三度的气温,已经把他的手都给冻僵了,他不畏严寒,又拍了好几张满意的照片。第二天,他拍的图片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大众网相继刊出。当年,在市县摄影大赛中,他的《人工增雨》的组图照片均获奖。2014年5月21日中国气象报的“气象员风采”栏目,报道了田丰的事迹。
业余时间,田丰是一名“驴友”,喜欢徜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寻求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更多的气象知识对于他的“驴行”起到了帮助作用。他喜欢走在队伍的前面,在山野间观察着不同的气象现象,及时化解“驴行”间的各种天气危机,同志们戏称他为一头懂气象的“强驴”。通讯员 江玉国 张少伟 记者 宋庆思
受聘兼职气象协管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田丰退伍回来分到乡镇经委上班,基层气象,对于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到刮风下雨,就会看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拿出一个专用铁桶,往室外一放,等雨停了,拿回来用玻璃器皿量好水量,电话报给县气象局,然后了解全县及其他的气象信息,从这一点上,田丰知道了实时监测是农田里的“天罗地网”,可以让乡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知晓气象信息与农业的关系相当重要。
2007年8月14日,田丰被东明县气象局聘为兼职气象协管员和镇气象区域自动站维护员,通过市县气象局的业务培训,田丰明白了天气预报信息很实用,根据预报可以预判何时播种。他把聘书放在案头,时时拿来看一看,把自己作为一个专职的气象协管员来看待。时刻关注气象防灾减灾,收集和传播气象信息,为村民服务,保一方平安成为了他的职责。
一个真正的“气象人”
在以后的工作中,每当了解到有气象变化时,田丰都及时给领导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于及时、准确地汇报工作,对于领导决策农村气象预警起到了帮助作用,广受村民好评。“气象信息员有点傻,刮风下雨往外跑。”单位的同志们这样“评价”田丰。虽然有些调侃,却形象地道出了他这个气象信息员所要担负的责任。田丰却乐不此疲,除了日常业务,还浏览各大气象门户网站、查看气象预警短信,这些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此外,他还留心气象报刊,跟踪服务,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气象人,为全镇的气象工作做好贴心服务。
多次叫响国家级媒体
2011年春天,我国大部分省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华北和黄淮地区尤为严重,持续干旱的恶劣天气使旱区农业、人畜饮水、江河及湖泊水位、渔业生产、水运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各地干旱少雨。当年2月9日早上,东明县气象局通知田丰,上方的云团极为适宜人工降雨,让田丰配合工作,并跟踪拍照。
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他接到通知,二话没说,拿起自己的相机,与县局的同志汇合后,抓住有利时机,迎着云头架设人工降雨设备。开始拍照时,由于掌握不住发射炮弹的时机,前四发都没有拍到一张满意的片子。当转战到第二个发射点时,他与工作人员商议好,用“三、二、一”的喊声提醒发射时机,终于,在第六发炮弹出膛的那一刹那,田丰拍到了一张出膛瞬间的片子。而那时,零下三度的气温,已经把他的手都给冻僵了,他不畏严寒,又拍了好几张满意的照片。第二天,他拍的图片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大众网相继刊出。当年,在市县摄影大赛中,他的《人工增雨》的组图照片均获奖。2014年5月21日中国气象报的“气象员风采”栏目,报道了田丰的事迹。
业余时间,田丰是一名“驴友”,喜欢徜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寻求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更多的气象知识对于他的“驴行”起到了帮助作用。他喜欢走在队伍的前面,在山野间观察着不同的气象现象,及时化解“驴行”间的各种天气危机,同志们戏称他为一头懂气象的“强驴”。通讯员 江玉国 张少伟 记者 宋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