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4月2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聚集创新要素 提高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体系

菏泽“撸起袖子”补齐“科技短板”

本报讯 (记者 武占民)日前,山东友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拿到比利时一家客户3500万美元的大单,为国外提供抗肺癌药物克唑替尼所需的中间体。“这个中间体在合成药物的时候,属于一个关键的母核,通过它再往下延伸几步,就可以得到克唑替尼的原料药。”公司中间体项目负责人王雷说。
   两年前,山东友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还只是一家从事煤焦油等低端产品生产的化工企业,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使企业难以生存。瞄准菏泽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时机,友帮公司向高端医药中间体研发转型。企业拿出多年的积累,以高薪和赠送股份的方式,聘请了掌握相关技术的耶鲁大学专家,建立了国内首家小分子化合物库。 其中33种化合物全球首次合成,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我们建立了人才创新长效机制,每一个创新产品实行研发人才利益终身享有制,也就是说研发人员终身享有一定比例的产品利润分成,让人才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共享机制。”友帮公司董事长来新胜说。
   企业转型有魄力,政府扶持也不含糊。
   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以上的大型企业和5%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我市按照研发投入新增部分的10%给予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同时,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汇集创新资源。
   今年,山东易达利化工有限公司从中科院菏泽清洁能源研究院拿到异丁烯氧化法技术,并应用于眼镜片和手机屏幕的材料生产上。公司已经开始建设10万吨的甲基丙烯甲酯装置。这个装置的建成将填补国内异丁烯氧化法生产甲基丙烯甲酯清洁工艺的工业化空白。
   中科院菏泽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政府引进中科院研究机构,联手当地六家企业联合组建的一个创新平台,中科院持股30%,政府和6家企业各持股10%,三方共享技术转化带来的收益。20多名中科院专家在这里就职服务,实现科学研究与一线生产的零距离。
   据了解,去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560.92亿元,总量列全省第10位,较2015年提升1个位次;同比增长11.55%,居全省第1位,高于山东省4.1个百分点;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2.69%,占比位居全省第8位,圆满完成了2016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2.60%的目标;占比比年初增加1.08个百分点。
   “菏泽补齐科技短板,健全创新体系,通过加大投入和平台建设,实现差异发展、错位发展,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种创新要素在菏泽聚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市科技局党组局长彭德启说,今年,菏泽市还将投入38亿元研发资金,新建10家企业科研平台,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