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1月2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更好了

——市开发区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工作纪实
      “快点儿,马上要上课了……”日前,记者在市开发区八一路小学新教学楼内看到,一名学生正催促着同学,高兴地走向教室。当记者走入教室,学生们已坐得非常整齐,等待着老师上课。
   “正在使用的这所教学楼是今年8月底交付使用的。目前有15个教学班,其中市实验小学东校区7个教学班,丹阳路小学8个教学班。”市开发区八一路小学校长张仰金告诉记者。
   据张仰金介绍,为了做好教育“全面改薄”工作,解决“大班额”问题。起初学校内只有市实验小学东校区一所单级班学校,随着周边居民人数逐渐增多,无法容纳辖区内学生就学问题,丹阳路小学辖区的学生也分流一部分到了八一路小学。
   随后,记者来到长城路小学,年初新建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各配套设施正在陆续完工。
   据了解,曾经的长城路小学叫赵王李小学,当时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教学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自从搬入这个新校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有了明显的提升,每个教室都配有电子白板。为了孩子们能全面发展,还改造了几间功能教室。”长城路小学校长张玉清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长城路周边小区的迅速建起,长城路小学的扩建也就显得无比重要。“为了迎接更多学生入校,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今年年初,新建了三栋楼分别为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和合班教室,可以由现在的14个班扩建到36个班。教师们也有了新的办公场所,更加完善的功能教室也将配套建设,而且还新建了篮球场和塑胶跑道。”张玉清说。
   “新扩建的教学楼已经准备就绪,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操场的建设,到了春季开学就让孩子们搬进新教学楼上课。”张玉清说。
   一位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对记者说:“现在有‘名校带动’措施,学校里的老师很多都是城里名校派来的,咱城区边上的教育不比城里的差,孩子上学还是在自己家附近比较放心。”
   今年以来,为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市开发区新建、改建9所学校,同时全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抓好学校建设,完成“全面改薄”项目9个。其中,投资3733万元,为李孟油、渤海路和长城路小学3所学校分别新建1栋教学楼和1栋综合楼,为岳楼、长城路和育才明德3所小学新建操场1.8万平方米。完成“解决大班额问题”工程2处——合肥路小学和八一路小学,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规划新建城区学校2处——兴仓路小学和武汉路小学,规划总投资1.25亿元,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目前,兴仓路小学8栋教学楼,主体已完工5栋,另3栋正在建设;武汉路小学1.3万平方米教学楼主体已完工。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落实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配置实现了全区统筹,为下步的轮岗、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新招聘教师120名,现已全部上岗,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网络教研、远程教育、片区交流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师全员培训。
   在全力整改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组反馈问题的基础上,市开发区不断加大力度,加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项目。今年投资2100万元,为中小学更新课桌凳14767套,配备计算机1200余台,多媒体触摸一体机320余套,建设自动录播室4口,升级改造学校信息网络中心3个,使全区中小学全部实现了网络“校校通”和“班班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目前,已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了材料审核。
   构筑全覆盖的教育保障机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资助到大学生贫困助学”全覆盖的教育保障机制。市开发区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共资助385名贫困家庭幼儿免费接受学前教育;为全区中小学生免除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605.41万元;为1188名初中贫困寄宿生和120名小学贫困寄宿生发放补助金80.25万元;按照每生500元的标准,为100名贫困生中小学生发放救助金5万元;为417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为在外省就学的4名贫困大学生退学费2.8万元。      记者 黄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