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版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2月0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电子商务成为曹县新型经济发展的“引爆点”

曹县位于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山东省最西南边缘,县域面积1969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是山东省人力资源第一大县。这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中国木艺之都”、“条柳编之乡”、“秧歌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举重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曹县紧抓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特别是2015年年底入选首批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后,曹县拉开全民从事电商的帷幕,电商群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电子商务已然成为曹县新型经济发展的“引爆点”。
   截至目前,曹县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100亿元,同比增长80%;网店5万余个;各类电商村级服务站1000余家;电商园区6处;从业人员5万余人,带动近15万人就业。2017年,曹县共有中国“淘宝镇”9个,中国“淘宝村”74个,新增数量均是山东省第一,淘宝村、淘宝镇总数分别占全国的1/28、1/26。曹县是山东省最大的淘宝村集群,大集镇实现了淘宝村全覆盖,32个行政村全部成为淘宝村。2017年,阿里数据显示,曹县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企业注册“1688”批发网4000余家,开通阿里国际站及其他跨境平台的110家,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达到2.1亿美元。曹县是山东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位居“2016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全国最活跃县区第20位,是山东省进入50强的两个县区之一。
   依托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初,曹县东南部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个别家庭作坊从事影楼布景、摄影服饰加工,发展到今天的演出服和表演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2010年前后,丁楼村有三户村民改变以往在城市设点上门推销的销售方式,“试水”互联网,尝试着通过淘宝网开设网店,销售演出服、摄影服、摄影道具。他们的人生轨迹因“触网”彻底改变,随之而变的,还有千百个农村家庭的命运:纷至沓来的订单,意想不到的商机,吸引周边群众纷纷加入,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淘宝网店数量急速增加,2013年底形成“山东淘宝第一村”丁楼村、张庄村。随后,曹县各类商家尝试加入天猫、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京东等网络平台,销售特色工艺品、表演服饰、影楼服饰等产品,彻底改变了农村以往单一的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集镇孙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2013年以后,由于成本不断提高,蔬菜价格不稳定,村里的蔬菜种植户逐渐减少。看到邻村丁楼村通过淘宝网店销售演出服、摄影服走上致富路,孙庄村便主动去参观学习,成立了服务电商发展的“淘宝资金互助部”,修建了淘宝辅料大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多渠道引导、激励、帮助、支持广大村民投身电商。通过这些措施,孙庄村的电商发展星火燎原,七成村民都有自己的网店,销售着各式各样的表演服饰,淘宝商户发展到360多户,注册服装服饰有限公司26家,网店全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孙庄村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阿里巴巴评为“中国淘宝村”,全村群众通过发展电商发家致富。
   曹县是芦笋种植大县,白芦笋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优质白芦笋12万吨,全县芦笋加工企业20余家,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曹县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开发的芦笋系列产品如芦笋罐头、芦笋饮料、芦笋茶等系列产品已经在网上交易平台成功销售。“过去我们公司的产品销售渠道很单一,主要靠销售员到处跑市场,需要很大的人力、财力,开通网上销售平台后,很容易就将销售市场打开了,不管你在哪个角落,只要有网,就能看到我们公司的产品,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我们的芦笋罐头、芦笋饮料。”曹县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网上销售负责人说。
   曹县不仅农产品资源丰富,林木产业也相当发达,全县已有各类木材、杞条加工企业、加工户4.0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145家,资产总额28.8亿元。2008年以来,众多传统外贸进出口企业纷纷加入跨境电商的队伍,以中艺木业、双龙工艺公司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网上接单量大幅提升。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倒逼传统产业在营销环节上实现“跨越发展”,全县电子商务形成了“网店”、“网店+加工厂”、“网店+加工厂+网络分销”、跨境电商、网上客户定制等多种形态共存的发展模式。
   目前,曹县已形成南部表演服饰和北部木制品两大产业集群,表演服饰销售份额占全国的60%以上,木制工艺品销售份额占淘宝、天猫的40%以上。
  奋力搭建平台,规范电商生态环境
   “鼠标一点,全国通联”。依靠网络销售,既突出了地方的特色产业优势,又可以规避区位、交通的先天不足。新一届曹县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辅以政策的“东风”,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一艘破浪前行的 “巨轮”,强力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电商兴县”的理念就此初具雏形。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多次召开县委常委现场办公会和电商促进会,吹响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号角。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调度、部署农村电商工作;设置了正科级单位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公开选拔电商专业人才,负责具体推进、落实和协调;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从资金扶持、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县财政、商务、扶贫、农业、人社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支持电商发展;各乡镇办事处成立电商办,负责培育、引导本乡镇电商产业膨胀。全县电商队伍迅速扩大,销售金额不断攀升,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积极搭建平台,按照“规划引领、龙头带动、园区支撑、环境优化”的思路,鼓励电商企业向园区聚集,重点打造盖世物流产业园、喜地冷链物流园、大集淘宝产业园等一批集网上商品交易、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综合服务、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园区。同时,注重利用第三方平台拓展“互联网园区”,特色中国馆、“1688”菏泽产业带、阿里云大数据等加速推进。
   做实产业规划,大力实施农村电商“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电商基地、园区,形成在全省、全国具有知名度的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创新性提出“122884”工程,“1”即一个县级综合性电商园区——盖世万通物流产业园;“22”即两大淘宝村集群和两个特色小镇;“884”即打造8个淘宝镇、80个淘宝村、400个为村,形成富有活力、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产业布局。
   加强基础设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建立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服务中心、仓储配送中心、27个乡镇服务站、2个产业聚集区、1个商务中心区、1000余个村级服务点,形成由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进“宽带入乡进村”战略进程,着力提高宽带接入能力,优先服务淘宝村、电商园区、电商企业,全县基本形成了光纤与无线相结合,实现了村村互联网宽带的全覆盖。
  实施精准培训,构建全民电商发展生态
   曹县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电子商务集聚发展,物流网络逐步延伸,村民普遍学会上网,互联网在乡村成为创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利器。
   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大集镇网店数量迅猛增长,开店人数达到1万人。丁楼村的任庆生、丁培玉敢为人先,成为电商发展领头雁。同时外出务工青年、大学生返乡电商创业人员达6000余人。加工厂的规模和数量也得到迅速扩张和增加,短时间内注册表演服饰有限公司1200家。很快出现了淘宝表演服饰产业的聚集效应,大集镇淘宝产业园应运而生,形成了“网店+加工厂+分销”的大集模式。周边乡镇迅速跟进发展,全县的淘宝村表演服饰集群销售份额占淘宝、天猫的60%以上。
   在曹县西北部,木制家具、工艺品、板材等产品网上销售齐头并进,建立了“华夏木艺商城”平台,木制工艺品电商园区3处,网络销售份额占淘宝、天猫的40%以上。在曹县城区,以曹普工艺、巨鑫源集团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和农产品企业纷纷触网,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全县构建起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新生态。
   电商人才培训是电商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曹县商务、人社、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口培训;乡镇办事处干部开展“一对一”、“手把手”培训;村级党组织开展电商创业典型现身说法培训,形成了三级网格化全覆盖培训模式。同时,配套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十”即每个乡镇办事处培训10名精通农村电商的干部,做好指导工作;“百”即培育100名专业电商创业培训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商创业、培训、指导、咨询师资队伍;“千”即筛选出1000户贫困人口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找到电商脱贫门路;“万”即培育10000名“新农人”,仅大集镇就有6500名返乡青年和580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电商成功创业就业,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