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日牡丹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2月2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牡丹区聚力扶贫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报讯 (通讯员 郜玉华 高婷婷 油天印)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牡丹区在脱贫工作中,坚持帮扶人员、资金项目两个全覆盖,扎实推进“三个一”扶贫工程,狠抓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措施落实,140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540个扶贫工作组覆盖所有贫困村,8000余名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家帮村联户,扶贫攻坚稳步推进,成效斐然。
   张孝礼是高庄镇的一名普通农民,也是牡丹区人大代表。他通过免费提供葡萄种苗和技术服务的方式,鼓励和带动农民种植葡萄增加收入,目前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0余亩,亩年收益在1.3万元左右,带动了5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这是牡丹区人大深入推进 “后来居上,代表先行”系列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之一。在牡丹区人大开展的 “人大代表牵手帮扶促脱贫”活动中,已有275名人大代表结对帮扶了275户贫困家庭,并签订了帮扶责任书,制定了帮扶方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日前,牡丹区黄堽镇扶贫基地的60个冬暖式扶贫大棚进入收获季,棚内的西红柿闪耀着诱人的红色光泽。该镇刘集行政村今年60岁的五保户刘守魁也是个贫困家庭,他今年以劳动力入股,不用交任何费用承包了一个大棚,收获后有三成的收益。村支书刘希俊给他算了一笔账,大棚两种三收,一茬西红柿、两茬甜瓜,按去年的产量和价格,一年能分红3万多元。
   像这样的扶贫基地和大棚,牡丹区已在5个镇街新建了5个扶贫基地、300座果蔬大棚,并实施371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扶贫车间和就业帮扶点310个,累计整合涉农资金4.5亿元,实现就业1.2万人。
   牡丹区卫计局区派出的 “第一书记”苑富国在马岭岗镇安顿庄村驻村期间,立足群众意愿确立了以种植销售反季节草莓为主的扶贫计划。流转土地90余亩,建设了总面积3.4万平方米的冬暖式大棚47座,进行反季节草莓种植。并成立了生产经营合作社统一生产和销售,当年就让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80家贫困户每户累计分红在千元以上。牡丹区法院派出的“第一书记”赵猛在2015年7月进驻大黄集镇毕寨村后,在两年时间里引进了光伏发电、大棚种植等项目,改变了村里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
   沙土镇根据各行政村经济特色,编制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规划,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每个村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建立一个吸纳本村贫困人口就业的项目或者是就业扶贫点。截至目前,全镇已建立就业扶贫点、扶贫车间20余处,并建成宇腾家具、盛鑫园等3处大型扶贫基地,安置贫困人口就业1000余人。
   牡丹区以高庄镇为基地,抢抓构树产业化扶贫列入 “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的机遇,发展构树扶贫基地5000亩,探索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初步实现了贫困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务工得酬金、金融扶贫得资金,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