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法治菏泽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6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筑牢校园“平安防线”

—— 郓城县公安局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侧记
为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郓城县公安局以“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为抓手,将校园及周边治安管控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意识,积极推动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固化机制,狠抓排查整治,堵塞安全漏洞,努力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全县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打牢“安全制度桩”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
   指导校方进一步完善门卫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重点把好“进门关”,对每天进入人员逐一进行登记核查,严禁携带特殊液体、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重点人员进入,确保校园内部安全可靠。完善值班巡逻制度,落实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组建由校领导、班主任组成的校园巡逻小分队,不间断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巡逻,切实提高学校、幼儿园的自防能力。
   定期深入学校、幼儿园开展安全检查,全面摸排问题和隐患,逐一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日常治理。划定校园及周边200米“红线区”,定期会同工商、城管、卫生、食药监等部门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对校园周边网吧、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治安复杂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检查过的房屋、场所详细登记,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一律上限处罚。
  打牢“安全防控桩”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做好安全防护,加强“物防”建设。在乡村以上道路学校门前两侧50-200米道路上设置限速和警示标志;在交通流量大的学校门前道路施划减速带、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因地制宜在学校门口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其中隔离栏200余个、隔离墩600余个、减速带600余条,升降柱100余个。在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上学、放学时段临时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派出所民警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配齐应急指挥通讯、安全叉、盾牌、橡胶棒、辣椒水等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和消防器材,分别存放在门岗、保卫室和值班室,便于应急使用。
   提升校园安保科技含量,强化“技防”建设。郓城县公安局专门组建了一支视频监控维护队,组织民警及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开展校园监控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均能正常使用,实时、准确监控重要位置。指导校方在校园内部重点区域及防范薄弱区域增设视频监控探头,并将部分校园的监控探头同派出所三级平台对接,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警校共连监控防控体系。属地派出所能够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及时掌握校园现场情况,实现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目前,全县446所中小学、122所幼儿园,视频监控安装率达到100%,联网率85%。
  打牢“安全教育桩”紧绷校园安全弦
   落实社区民警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机制,每月至少进一次学校、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期间,针对新形势下学校及周边发案特点及趋势,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手段,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通过以案说法、播放宣传片的方式,开展校园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讲座,提醒师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引导在校学生敢于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校园霸凌事件说“不”,切实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以来,已开设法律课堂71次,受益师生20000余人。
   督促指导学校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和防范技能培训,协助学校上好安全防范教育的“第一课”。派出所联合辖区学校开展防踩踏疏散演练和消防演练。民警向广大师生讲解地震、火灾、治安等突发事件的现场自救、防踩踏知识和疏散要求,并组织师生按照制定的疏散预案进行了防踩踏、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有效提高了在校师生安全防范知识,切实提高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校园安全演练活动13次。通讯员 王荣花 吴宏攀 记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