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6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7]
推动“放管服”改革走向纵深
(上接第1版)
“企业营业执照取证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内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目前,在申请人材料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能现场办结,当天取证。”市工商局企业科科长李保库介绍说,现在切实做到了让群众“只跑一次”,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
去年9月份,我市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我市开出首张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今后,企业办理业务无需携带纸质营业执照,只要携带电子营业执照卡片即可。
今年6月2日,我市进一步完善该系统,举办网点全流程工商登记代办业务培训班,让群众在网上就可以办理企业登记,方便群众“一次办好”。
“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是以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公民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为支撑的全流程网上登记模式。通过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外网反馈,实现企业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网上归档的全程电子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登记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刘奇光告诉记者。
“没想到如今那么方便,原来都是去现场申请企业名称,有时候准备的企业名称不行,还要在现场作难,如今自己就能够在网上申请,名称通过不了就在网上查查,在家翻翻书,避免了在现场临时决定的尴尬。”市民王谦对网上申请到的企业名称十分满意,对他来说是企业发展的开始。
我市作为全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的试点,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高企业名称登记效率,加快推进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创新登记方式,简化登记流程,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赋予企业名称自主权利,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
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能够让数据代替企业和群众跑腿,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带来了极大便利。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曾经,“一直在路上”是群众和企业在政务窗口办事的真实写照。如今,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环境不断改善,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成为进行时。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目标,推出事项清单,健全‘一门办理、并联审批’机制,全面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基本完成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行网上办事、网上监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我市2018年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这一目标,我市“放管服”改革继续推向纵深。记者 王 浩
“企业营业执照取证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内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目前,在申请人材料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能现场办结,当天取证。”市工商局企业科科长李保库介绍说,现在切实做到了让群众“只跑一次”,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
去年9月份,我市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我市开出首张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今后,企业办理业务无需携带纸质营业执照,只要携带电子营业执照卡片即可。
今年6月2日,我市进一步完善该系统,举办网点全流程工商登记代办业务培训班,让群众在网上就可以办理企业登记,方便群众“一次办好”。
“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是以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公民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为支撑的全流程网上登记模式。通过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外网反馈,实现企业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网上归档的全程电子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登记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刘奇光告诉记者。
“没想到如今那么方便,原来都是去现场申请企业名称,有时候准备的企业名称不行,还要在现场作难,如今自己就能够在网上申请,名称通过不了就在网上查查,在家翻翻书,避免了在现场临时决定的尴尬。”市民王谦对网上申请到的企业名称十分满意,对他来说是企业发展的开始。
我市作为全省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的试点,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高企业名称登记效率,加快推进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创新登记方式,简化登记流程,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赋予企业名称自主权利,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
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能够让数据代替企业和群众跑腿,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带来了极大便利。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曾经,“一直在路上”是群众和企业在政务窗口办事的真实写照。如今,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环境不断改善,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成为进行时。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目标,推出事项清单,健全‘一门办理、并联审批’机制,全面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基本完成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行网上办事、网上监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我市2018年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这一目标,我市“放管服”改革继续推向纵深。记者 王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