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7月1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撑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上接第1版)
(上接第1版)
   长兴集乡第一个村台从2004年就开始淤沙建设,直到2016年才迁建成功,用了整整12年。全乡7.1万滩区居民中,也仅仅完成了1.2万居民迁建。为按期完成滩区群众脱贫搬迁的任务,在国家每人1万元迁建补助的基础上,省里确定再给予每户2.51万元的补贴,市县财政也每户跟进2万元。有了这些钱,长兴集乡新的村台建设终于可以加快进度,陈静丽所在的东黑港村这次也被纳入了搬迁的序列。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县的优惠政策,自我加压,确保2020年能保证整个摊区的搬迁完成。使滩区群众安居乐业,‘骨头’再硬,也要啃。”东明县长兴集乡负责同志说。
  铸造百年安居工程
   孙爱军在调研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时指出,百年安居梦,质量是前提。村台建设是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基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确保村台建成后固若金汤、坚如磐石。
   “以前都是各家各户垫自己的房台,房子地基和房外的地面落差大,出房门就像跳坑。”陈静丽说。
   “2017年,我省提出用3年时间,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五种方式,全面完成滩区群众的迁建任务。按照《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投资最多的东明县共计投资100多亿元,新建村台24个,外迁社区1个,惠及11.9万人。”东明县扶贫办负责同志介绍说。
   村台建设要经过修筑围堤、吹沙淤台、半年沉降三个阶段,结实牢固后才能在上面建房。这些集中修筑的村台高度一般在4米左右。可防20年一遇的洪水和8级地震。最大的长兴集乡3号村台占地1158.71亩,可安置人口8100多人。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市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监理、统一验收”六统一,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努力打造百年工程精品工程。为切实加强黄河滩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我市也已组织开展两次专项审计。同时,相关县区成立了审计监察组,把关口前移到乡镇一线,开展好自查自纠活动,筑好第一道防线。
  搬迁新村新气象
   今年春节前,鄄城县李进士堂镇首批812户村民,告别黄河滩区搬进了苏门楼新村,实现了脱贫迁建的安居梦。
   “过来的头一个春节,欢欢喜喜。这里有路灯,绿化十分好,比原来的环境好了很多。”苏门楼村村民申茂春高兴地说。
   “在这边,环境也好了,条件也好了,也卫生了,啥都方便了,交通、购物啥都方便。”苏门楼村村民盛桂珍更为欣喜。
   搬得出,还得稳得住,有项目,能致富。鄄城县根据本县实际和滩区特点,以人发、休闲用品等优势产业为支撑,在居民迁建点试点项目建设扶贫车间。截至目前,鄄城县建立了545个扶贫车间,实现了扶贫车间的全覆盖。
   “让群众到扶贫车间来,有活干,能够挣工资,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样一个目的。送项目到村,送技能到人,送就业到户,送政策到家,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良策,人人有岗位,兜底有政策。”鄄城县县长袁红兵说。
   自2017年5月15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到2020年底,我市所有村台全部都将建成并交付使用,到那时,滩区群众世代期盼的“安居梦”将成为现实,“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永久历史,黄河滩区迁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纪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安居工程。记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