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日牡丹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8月2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扶贫车间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讯 (通讯员 郜玉华 高鲁彦邓婷婷)在牡丹区安兴镇金鸿电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该镇姜庄行政村村民李玉莲正和工友们一起忙碌着,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让她非常满意。目前,该公司已安置当地群众500多人,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在安兴镇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据牡丹区安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胜仓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建设扶贫车间23个,日光温室大棚70座,并已全部完成租赁。同时,该镇还依托返乡创业园区、扶贫车间、7000亩新农业示范基地等,精准对接贫困户,力争让每一个有就业愿望、有就业能力的贫困户都实现充分就业。
   近年来,牡丹区通过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农村经营扶贫车间,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探索形成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模式。同时,按照“一人一岗”的就业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用工占比,帮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让农民变身产业工人的同时,实现了“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在牡丹区李村镇大郭村的扶贫车间,菏鲁电子科技公司正在紧张地生产中。“在这个厂里上班,离家还近,一个月3000元左右,空闲的时候还可以帮家里干干农活,也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在此务工的当地村民刘凤霞说。菏鲁电子通过租赁大郭村的扶贫车间进行生产,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遇。“目前公司已吸纳100多名附近群众就业,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的务工人员会更多。”该公司经理张松说。
   在牡丹区胡集镇尧王村就业示范点车间内,也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车间主任徐长磊说:“我们这个车间平时用工在30人左右,大都是周边的家庭妇女,每人每个月平均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胡集镇充分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厂房式的“扶贫车间”,组织当地贫困人口实现了就近就业。
   截至目前,牡丹区已建设完成扶贫车间210个,在建300个,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带动周边贫困人口1500多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