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0月2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发挥金融职能 助力脱贫攻坚

——鄄城农商银行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精准扶贫,金融先行。鄄城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创新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扶贫资金投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鄄城农商银行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3080笔、35889万元,贷款余额13197万元;累计向扶贫生产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91笔、77020万元,帮扶贫困人口11400人,贷款余额35161万元。
  为扶贫注入金融“活水”
   要“拔穷根”,金融支持不可缺席。该行多年来为切实减轻贫困户负担,不断注入金融“活水”,润泽广大贫困人口。
   今年以来,鄄城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类贷款33笔、9278万元,帮扶贫困人口2746人。投放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款1040万元。
   鄄城农商银行采取贫困户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将县域划分为21个网格,支行行长带领人员走访对接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金融需求服务信息,根据需求情况分为“无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不符合贷款条件”、“有融资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三类,并分别建立了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该做法得到了菏泽市中心支行的认可,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郑营镇董庄村孙凤环在村里的扶贫车间搞人发加工,常常因为资金周转不足而影响生意。鄄城农商银行根据孙凤环“有融资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这一情况,协助她办理了创业扶贫担保贷款业务,为她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
   “农商银行给我贷了30万元,利息很低。现在有了周转资金,生意也越做越大了。”孙凤环说。目前在孙凤环这里工作的有40多人,大部分是本村或附近村的贫困户。
  推进“1+N+M”扶贫模式
   鄄城农商银行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落实人民银行提出的“1+N+M”精准扶贫模式,即通过“1”家商业银行为“N”个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N”个企业吸纳“M”个贫困户就业。该行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内扶贫车间或企业走访,根据扶贫就业车间经营项目与融资需求情况,走访建立扶贫车间档案279个,向有资金需求且符合条件的71个扶贫车间和企业发放贷款总计9688万元。
   三和纺织公司是鄄城知名企业,公司根据用工需求对接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签订就业帮扶协议,负责人王广会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帮扶贫困人口占到用工人数的30%,鄄城农商银行根据相关扶贫政策,依托这些贫困人员给公司发放贷款。”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厂里的部分周转资金,同时也带动了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
   “2017年,50名贫困人员在三合纺织已成功脱贫,预计今年会有70人可以脱贫。”王广会说。
   像三和纺织公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该行坚持产业扶贫,因地制宜,依托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扶持了一大批三农企业,经过几年持续不断的培育,这些企业现在业已成长壮大,成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
  扶贫救困暖人心
   在扶贫攻坚中,鄄城农商银行筹措资金48万元,先后在引马镇王庄村、彭楼镇彭楼村、东匡庄村、李进士堂镇吴庄村援建4个300平方米的就业扶贫车间,直接安置和辐射带动500人就业,其中200人是贫困人员。援建扶贫车间实现了外力“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从根本上避免了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自“双联双创”工作开展以来,鄄城农商银行选派业务骨干刘国密担任马寨行政村“第一书记”。刘国密在村里走访时了解到吴庆聚因家庭贫困,没钱给儿子看病,刘国密就自己掏腰包为吴庆聚的儿子去医院看病。在周洼村集资修路时刘国密个人捐款1000元,该村在修建文化广场时他又捐款1000元。
   鄄城农商银行捐赠5万元为村里修缮危桥,另又选派13名中层干部帮扶马寨行政村的40户贫困群众。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