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0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假发”经济走出“国际范”

鄄城税务助力人发企业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苏园栋)鄄城县素有“中国发都”之美誉,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之一和中国发制品出口生产基地。该县汇集了有一定规模的发制品企业220余家,其中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85家,外资企业7家,另有个体生产专业户近千家。2017年,发制品出口总额达到12.57亿元,远销至美国、韩国、日本、欧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鄄城县出口总值22.61亿元的55.60%。鄄城“假发”经济走出国际范,已成为全县创汇支柱产业。国家税务总局鄄城县税务局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困境:成本高融资难制约“走出去”步伐
   很长一段时间里,鄄城人发产业发展层次低,产品档次低,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实施,鄄城发制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很多企业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然而,成本高、融资难严重制约了人发企业“走出去”步伐。由于部分发制品企业大而不强、抗风险能力差、流动资金少,对退税返还资金过于依赖,且存在因贷款申请流程多、速度慢、额度有限,缺少担保或可质押物而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出现了大量有订单无资金、有市场无承接能力的现象。
   破局:税收暖心举措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
   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人发行业带来一线转机。2015年7月1日起,国家调整了档发加工企业的税收政策,规定生产原材料中90%以上为人发的档发产品,可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70%的税收优惠政策。新达发制品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得益于享受的200余万元税收优惠,2016年底,公司将生产车间打造成创业实训区,制作高档发,创建自主品牌。目前,已在美国、欧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还在美国设立了海外仓库,产品远销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针对发制品企业资金占用大、常规融资难、融资门槛高等问题,鄄城县税务局与建行鄄城支行、莱商银行鄄城支行探索推出了出口企业“退税换贷款”融资业务,解决了以往“银行不敢贷”和“企业贷不着”的矛盾。菏泽百吉利发制品有限公司经理苗安库高兴地说:“通过退税换贷款业务,从递交申请材料到收到200万元贷款,仅用了3天的时间。感谢县税务局给企业创造的良好条件,下一步我计划在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建厂。”自2015年以来,鄄城发制品企业已在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东南亚的老挝、泰国、越南以及非洲的加纳、尼日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依托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走出去”企业总体成本与国内相比下降12.5%,利润增长16.8%。
   展望:税收新优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10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部门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18年11月1日起,发制品出口退税率将由9%提高到10%。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鄄城“假发”行业作为全县民营企业的代表,国家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给予了积极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鄄城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顾广义表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税务部门义不容辞。我们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积极营造更高效、更便民的税收营商环境,为纳税人增便利,为地方经济发展添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