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日报20181126期 第A3版:专题

第A3版:专题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2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力推动菏泽后来居上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经信委主任 闫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指出:“要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产业提升工程,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五年来,市县各级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全力保障金融、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96家,比2013年增加94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24.3亿元、利润62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1%和8.6%。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8.7%,居全省第2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59.6亿元、利润42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2.1%,规模效益呈逐年提升趋势。我市大力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组织县区开展了“一企一册”活动,对全市规上企业分类进行治理,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积极组织企业实施互联网+工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不断涌现。
   下一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动力,全面落实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35条政策,紧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步伐。在对规上企业完全分类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深化“一企一册”方案的实施,倒逼企业升级和落后产能退出。加快推进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机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确保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左右。深入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和“工业电商进千企”等活动,补齐信息产业发展短板,提升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以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抓手,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资。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王可正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菏泽视察,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教育系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大力度和措施,全市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市委书记孙爱军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三个一”“两必须”,要求各县区党政正职要自觉当好“教育书记”“教育县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17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00.5亿元,比2013年增长41%。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投入经费50.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亿元,增长13.98%。其中教育事业费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8亿元,增长13.59%;教育费附加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9%。2017年,全市各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这也是我市在完成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02.9亿元,建设校舍533.2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837.9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9.44亿元,实现了“农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的目标。此外,全市教育系统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扎实开展行风建设,着力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发展环境持续好转,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虽然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水平低,优质资源短缺,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发展的短板等方面。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结合“突破菏泽”、新旧动能转换等政策方针,着力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普及发展高中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
  市农业局局长 房忠宪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菏泽时提出的“农业这个优势不能丢,要继续巩固和加强”与“要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嘱托,既明确了我市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又对我市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五年来,全市农业系统以此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狠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努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突出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五年来,我市坚持创新发展,狠抓主体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3年的1405家,主营业务收入1933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9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1亿元。推动合作社转型升级。五年新增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79家、示范家庭农场24家,各类专业示范村镇达到146个。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由2013年的32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25万亩;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由6个增加到目前的33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数达到135个。坚持共享发展,狠抓综合改革,截止到11月14日,全市11个县区,共有涉农乡镇171个,涉农村居5996个,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5974个村居完成了成员身份资格认定,占应认定村居的99.63%;5847个村居完成股权设置,占97.52%;4898个村居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占81.69%。9月底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了省农村集体清产核资系统数据的填报。土地流转由2013年的106.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363.8万亩。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全市农业系统将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想引领和作风建设,全面履行应尽的职责职能,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融合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培育新主体、搭建新平台、构建新支撑、发展新业态,努力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为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