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5月0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8]
爱 心 点 亮 希 望
——曹县志愿者协会爱心公益纪实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这是曹县志愿者协会的响亮 “口号”,作为一支活跃在曹县8年之久的爱心团体,他们一直秉承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寻找着自己的快乐与满足。现如今,曹县志愿者协会创始人——任轶,看着自己的协会力量逐渐壮大,心里很是开心。
“截至目前,我们协会志愿者人数已达2万余人,助老、助学、文明交通、科普、法律咨询等10余个服务队,我们的志愿者在开展活动时,能及时聚在一起,为爱心事业点亮希望。”任轶含笑道。
当记者聊起协会成立的初衷,任轶说,2011年5月的一天,他偶然发现家中堆积了不少的旧衣服,穿不愿穿、丢掉又不舍得,后来发现农村部分贫困群众对此有需求,他便萌生了送旧衣下乡的想法,于是召集了几位爱心人士在曹县人民广场定期设点回收旧衣服。从2011年的回收量6000余件,到2015年的30余万件,任轶的干劲越来越足。
任轶说:“随着回收数量的上升,我们便和村委会、乡镇政府结合,经常联系贫困家庭把旧衣服发放给他们,使其物有所值。”
在任轶走乡串户发放旧衣服的同时,他还发现,农村一些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需要帮助,他便为协会扩展了志愿服务项目,正式纳入了助老、助学项目。
“刚开始助老、助学服务时,我们协会资金不足,一方面依靠自愿者募捐,另一方面争取外部基金会资金帮扶开展工作。”任轶告诉记者。
谁家里有困难的,曹县志愿者协会每次都以最快、最贴心的服务进行帮扶。曹县孙老家镇的王大爷今年已93岁,还需照顾两个70余岁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儿子,生活异常困难,曹县志愿者协会得知情况后,从2014年便开始了精准帮扶,定期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并结合当地政府,为王大爷的两个儿子进行了持续治疗。现如今,王大爷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改观。在助老项目中,协会常年针对农村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开展入户活动,协会会员还自发募捐和加工棉被,仅2018年就向贫困家庭发放棉被1000余床。
在助学方面,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曹县志愿者协会还组织志愿者深入到乡村摸底排查,为贫困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影像资料记录,真实记录贫困生的现状,然后“一对一”“多对一”定点帮扶。
“我们在助学方面最开始的工作只是定期地把生活费给孩子们送过去,直到2016年协会建立了‘童德苑儿童村’,针对困难孩子进行全面救助。”任轶说。
据了解,“童德苑儿童村”里的设施每年投资50余万元,面积达800余平方米,共有34间房子,40余个床位,在此长期居住的孩子有30余人。“童德苑儿童村”主要针对的是一至六年级的事实孤儿,对他们实施紧急救助,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并照顾孩子们在“儿童村”附近学校上学,在孩子们升入初中后,曹县志愿者协会会为其寻找社会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帮扶。
“曹县苏集镇的文硕(化名),从小父亲死亡,母亲失踪,跟随着80余岁的奶奶生活,我们接触到孩子时发现他性格非常孤僻,我们便把他接进了‘童德苑儿童村’,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学习引导,现在的文硕已经是一位充满自信的孩子。在助学方面,我们现在共帮扶着200余人,从小学到大学,针对不同情况开展着帮扶工作。”任轶说。
曹县志愿者协会不仅开展助老、助学、扶贫志愿服务,还在交通、科普、应急救援等方面下足了力气。
“我们的科普服务队,定期会带学生走进曹县科普馆参观、学习科普知识;应急救援服务队常年和消防人员结合经常深入学校、社区宣传防范安全隐患,在暑假期间,会对全县面积较大的池塘、河道进行定点巡逻,开展防溺水活动;文明交通服务队,在上学期间会在曹县城区所有的学校门口开展交通疏导服务。”任轶说。
对于任轶而言,志愿者精神是互助、不求回报的。他作为曹县志愿者协会的一员,正在用实际行动传递志愿精神、传播爱,用爱心点亮希望。 记者 王振宇
“截至目前,我们协会志愿者人数已达2万余人,助老、助学、文明交通、科普、法律咨询等10余个服务队,我们的志愿者在开展活动时,能及时聚在一起,为爱心事业点亮希望。”任轶含笑道。
当记者聊起协会成立的初衷,任轶说,2011年5月的一天,他偶然发现家中堆积了不少的旧衣服,穿不愿穿、丢掉又不舍得,后来发现农村部分贫困群众对此有需求,他便萌生了送旧衣下乡的想法,于是召集了几位爱心人士在曹县人民广场定期设点回收旧衣服。从2011年的回收量6000余件,到2015年的30余万件,任轶的干劲越来越足。
任轶说:“随着回收数量的上升,我们便和村委会、乡镇政府结合,经常联系贫困家庭把旧衣服发放给他们,使其物有所值。”
在任轶走乡串户发放旧衣服的同时,他还发现,农村一些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需要帮助,他便为协会扩展了志愿服务项目,正式纳入了助老、助学项目。
“刚开始助老、助学服务时,我们协会资金不足,一方面依靠自愿者募捐,另一方面争取外部基金会资金帮扶开展工作。”任轶告诉记者。
谁家里有困难的,曹县志愿者协会每次都以最快、最贴心的服务进行帮扶。曹县孙老家镇的王大爷今年已93岁,还需照顾两个70余岁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儿子,生活异常困难,曹县志愿者协会得知情况后,从2014年便开始了精准帮扶,定期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并结合当地政府,为王大爷的两个儿子进行了持续治疗。现如今,王大爷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改观。在助老项目中,协会常年针对农村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开展入户活动,协会会员还自发募捐和加工棉被,仅2018年就向贫困家庭发放棉被1000余床。
在助学方面,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曹县志愿者协会还组织志愿者深入到乡村摸底排查,为贫困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影像资料记录,真实记录贫困生的现状,然后“一对一”“多对一”定点帮扶。
“我们在助学方面最开始的工作只是定期地把生活费给孩子们送过去,直到2016年协会建立了‘童德苑儿童村’,针对困难孩子进行全面救助。”任轶说。
据了解,“童德苑儿童村”里的设施每年投资50余万元,面积达800余平方米,共有34间房子,40余个床位,在此长期居住的孩子有30余人。“童德苑儿童村”主要针对的是一至六年级的事实孤儿,对他们实施紧急救助,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并照顾孩子们在“儿童村”附近学校上学,在孩子们升入初中后,曹县志愿者协会会为其寻找社会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帮扶。
“曹县苏集镇的文硕(化名),从小父亲死亡,母亲失踪,跟随着80余岁的奶奶生活,我们接触到孩子时发现他性格非常孤僻,我们便把他接进了‘童德苑儿童村’,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学习引导,现在的文硕已经是一位充满自信的孩子。在助学方面,我们现在共帮扶着200余人,从小学到大学,针对不同情况开展着帮扶工作。”任轶说。
曹县志愿者协会不仅开展助老、助学、扶贫志愿服务,还在交通、科普、应急救援等方面下足了力气。
“我们的科普服务队,定期会带学生走进曹县科普馆参观、学习科普知识;应急救援服务队常年和消防人员结合经常深入学校、社区宣传防范安全隐患,在暑假期间,会对全县面积较大的池塘、河道进行定点巡逻,开展防溺水活动;文明交通服务队,在上学期间会在曹县城区所有的学校门口开展交通疏导服务。”任轶说。
对于任轶而言,志愿者精神是互助、不求回报的。他作为曹县志愿者协会的一员,正在用实际行动传递志愿精神、传播爱,用爱心点亮希望。 记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