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6月14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笔墨春秋 浑然天成
——记鄄城县书法家孙修藏
孙修藏,鄄城县人,自幼跟随祖父练习书法,从唐楷入手,间习魏碑诸帖。数十年心摹手追,临池苦练,遂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书作飘逸灵动,典雅清新,笔画峭劲,富于骨力,传达出其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力。
临池不辍 丰收硕果
孙修藏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读书习字,在祖父的指点教导下临习颜、柳、赵体,从而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童子功”。那时候,孙修藏虽然年纪尚小,却写得一手好字。每逢春节,村里人找他写春联的络绎不绝,他小小年纪便成了村里的红人。
1978年,孙修藏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那段艰苦训练的岁月里,他始终坚持临池不辍,一有空闲便研墨铺纸,寄情于书法,在从军20多年的时光里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2000年9月,孙修藏转业至鄄城县公安局工作。在繁忙的公安工作中,他从未间断过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涉猎诸多名帖,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
孙修藏从笔几十载,作品硕果累累。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终身书法家。其作品在参加全军、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1996年连续获得狮城世界书法大赛铜狮奖和纽约世界书法大赛铜鹅奖;2008年“贺新春”网络书法大展入展并获二等奖;第五届“孔子杯”文学艺术书画大赛中获书法金奖,同时被授予 “杰出艺术家”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获中日第24、25届国际书画大赛铜奖。
然糠自照 刻苦自学
“练习书法是一件很辛苦、很耗时的事情。”孙修藏说。从年幼时开始到现在,他几乎从未间断过练习书法。他每天给自己规定写200个字,赶上哪天心情好了还会多写一些。有时候睡到半夜来了兴致,就起身研墨铺纸写到天亮。
“白天工作忙没时间写,就晚上写。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忘了时间,抬头一看天都亮了。”孙修藏说。
在北京上军校期间,孙修藏只要一有空闲,不是逛北京的旧书店就是待在宿舍里练字。那时候他每月有50多元的工资,差不多都用来买字帖和宣纸了。“我常常没钱买宣纸,就到处搜集报纸来练字,但是,在报纸上练字,远远没有在宣纸上写得效果好。有时候我宁愿自己生活苦点,也得把钱节省下来买纸。”为了练字,孙修藏时常“捉襟见肘”,生活上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从没有过后悔,因为他对书法是发自内心的、近乎痴狂的热爱。
当初孙修藏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才申请转业至老家工作的,作为一名民警,为保一方平安,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来自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却没有让他忘记自己对书法的追求。然糠自照,刻苦自学,这便是孙修藏的真实写照。
一日不“练”如隔三秋
“写了这么多年的字就好像上瘾了一样,如果一天不写字,就浑身难受。”孙修藏说。
孙修藏告诉记者,为了写字还引起了女儿对他的不满。原来,孙修藏的妻子和女儿都住在东北,只有他一个人独居在鄄城。因为女儿要生孩子,就让他去东北陪伴。怀孕期间的女儿闻不得墨水的味道,孙修藏不得不暂时收起了毛笔。因为不能写字,孙修藏每天都食之无味,如同煎熬。在忍受了三个月之后,他不顾女儿的再三挽留,坚持要回老家。女儿觉得父亲把写字看得比她还重要,就连自己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情,都比不上父亲对写字的热爱。
现如今,孙修藏已经在书法的道路上走过了50多个春秋,书法已不仅仅是他的爱好,而是早已演变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将会一直伴随着他走下去。文/图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临池不辍 丰收硕果
孙修藏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读书习字,在祖父的指点教导下临习颜、柳、赵体,从而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童子功”。那时候,孙修藏虽然年纪尚小,却写得一手好字。每逢春节,村里人找他写春联的络绎不绝,他小小年纪便成了村里的红人。
1978年,孙修藏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那段艰苦训练的岁月里,他始终坚持临池不辍,一有空闲便研墨铺纸,寄情于书法,在从军20多年的时光里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2000年9月,孙修藏转业至鄄城县公安局工作。在繁忙的公安工作中,他从未间断过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涉猎诸多名帖,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
孙修藏从笔几十载,作品硕果累累。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终身书法家。其作品在参加全军、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1996年连续获得狮城世界书法大赛铜狮奖和纽约世界书法大赛铜鹅奖;2008年“贺新春”网络书法大展入展并获二等奖;第五届“孔子杯”文学艺术书画大赛中获书法金奖,同时被授予 “杰出艺术家”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获中日第24、25届国际书画大赛铜奖。
然糠自照 刻苦自学
“练习书法是一件很辛苦、很耗时的事情。”孙修藏说。从年幼时开始到现在,他几乎从未间断过练习书法。他每天给自己规定写200个字,赶上哪天心情好了还会多写一些。有时候睡到半夜来了兴致,就起身研墨铺纸写到天亮。
“白天工作忙没时间写,就晚上写。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忘了时间,抬头一看天都亮了。”孙修藏说。
在北京上军校期间,孙修藏只要一有空闲,不是逛北京的旧书店就是待在宿舍里练字。那时候他每月有50多元的工资,差不多都用来买字帖和宣纸了。“我常常没钱买宣纸,就到处搜集报纸来练字,但是,在报纸上练字,远远没有在宣纸上写得效果好。有时候我宁愿自己生活苦点,也得把钱节省下来买纸。”为了练字,孙修藏时常“捉襟见肘”,生活上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从没有过后悔,因为他对书法是发自内心的、近乎痴狂的热爱。
当初孙修藏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才申请转业至老家工作的,作为一名民警,为保一方平安,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来自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却没有让他忘记自己对书法的追求。然糠自照,刻苦自学,这便是孙修藏的真实写照。
一日不“练”如隔三秋
“写了这么多年的字就好像上瘾了一样,如果一天不写字,就浑身难受。”孙修藏说。
孙修藏告诉记者,为了写字还引起了女儿对他的不满。原来,孙修藏的妻子和女儿都住在东北,只有他一个人独居在鄄城。因为女儿要生孩子,就让他去东北陪伴。怀孕期间的女儿闻不得墨水的味道,孙修藏不得不暂时收起了毛笔。因为不能写字,孙修藏每天都食之无味,如同煎熬。在忍受了三个月之后,他不顾女儿的再三挽留,坚持要回老家。女儿觉得父亲把写字看得比她还重要,就连自己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情,都比不上父亲对写字的热爱。
现如今,孙修藏已经在书法的道路上走过了50多个春秋,书法已不仅仅是他的爱好,而是早已演变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将会一直伴随着他走下去。文/图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