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6月0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说贫富

□晓轩
   说起中国梦,我想起一位企业家朋友向我讲起的上世纪90年代初他亲历之事,使我想到了关于贫与富这个话题。
   1992年我的这位朋友到西南某省的一个贫困地区考察。他目睹当地一户贫困人家吃饭的情形,原来这户人家吃饭用的碗,竟是几只旧陶罐,吃饭时没有筷子,用手直接抓。
   这位企业家朋友很是同情,便许诺给这户人家物质的帮助。可是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他看到这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长着极适合做筷子的竹子。
   就在这个村子里,一天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乞丐,长得很结实。乞丐每天端着一个破碗到村民家中讨饭,他的要求不高,给什么吃的也不嫌弃。
   我的这位企业家朋友看中了他的身材和力气,想帮他走出去打打工,可这个乞丐竟一口回绝说:“给人打工挣钱多苦,远不如讨饭来得省力。”
   还是这位朋友,他在1996年随记者到一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女工家送温暖。这位女工的男人早已病逝,欠下许多钱,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有残疾。女工微薄的薪水养三个人,还要还债。但记者见到这位女工时,却发现她的笑容明朗灿烂,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旧挂历纸做的,灶间的调味品虽然只有油盐两种,但瓶子却擦得干干净净。当他们进门时,女工递给他们自制的拖鞋,穿着好看又暖和。女工说家里的电器都是邻居淘汰下来送给她的,用起来挺好……
   听完我的企业家朋友讲的往事,我沉思良久。
   我想:同样是贫穷,一种是不思进取的懒惰,一种是直面生活的勤奋;一种是人格的湮灭,一种是不屈的抗争。
   你看,同样是贫穷,有的人会贫困潦倒,有的人却心在梦在。所以我们有理由断言: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