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8月2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留守儿童成了“心灵孤儿”
□朱健国
“钱比儿子还宝贵吗?”13岁的男孩肖栋怒视父母,雷霆质问。他们的家在湖北洪湖市峰口镇塘咀村,5岁时,父母到深圳开的士,肖栋从此成为虽有爷奶照顾,实为“心灵孤儿”的留守儿童。
每天都在思念父母的焦虑中度日如年!渐渐地思念变成了憎父恨母:“在我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把我抛弃了!你们只知道赚钱,赚钱……钱比儿子还宝贵吗?”肖栋父母面对儿子的质问惶惶不可终日。在深圳打工,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就是为了养儿读书。扪心自问,儿子是金不换啊,只是目前不得不将打工赚钱优先于教育儿子。谁不想“鱼和熊掌兼得”?田园收成入不敷出,就地打工得不偿失,只好重到深圳当民工,忍受每次分别时儿子撕心裂肺地追赶……
这一撼动人心的 “父子对”,见于 《南方都市报》“关注留守儿童调查样本”。可怜的农民工们,失了故园失孩子。
“钱比儿子还宝贵吗?”13岁的男孩肖栋怒视父母,雷霆质问。他们的家在湖北洪湖市峰口镇塘咀村,5岁时,父母到深圳开的士,肖栋从此成为虽有爷奶照顾,实为“心灵孤儿”的留守儿童。
每天都在思念父母的焦虑中度日如年!渐渐地思念变成了憎父恨母:“在我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把我抛弃了!你们只知道赚钱,赚钱……钱比儿子还宝贵吗?”肖栋父母面对儿子的质问惶惶不可终日。在深圳打工,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就是为了养儿读书。扪心自问,儿子是金不换啊,只是目前不得不将打工赚钱优先于教育儿子。谁不想“鱼和熊掌兼得”?田园收成入不敷出,就地打工得不偿失,只好重到深圳当民工,忍受每次分别时儿子撕心裂肺地追赶……
这一撼动人心的 “父子对”,见于 《南方都市报》“关注留守儿童调查样本”。可怜的农民工们,失了故园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