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8月2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聆听励志故事 传递无限爱心
——2014四君子“助寒门学子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暨优秀高考学子励志报告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 伟 郭卫东 冯 锴 见习记者 周长天 连通达
8月22日上午,市委第四会议室爱心飞扬,掌声阵阵,由本报与团市委、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主办,山东四君子集团协办的2014“助寒门学子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暨优秀高考学子励志报告会在这里举行。75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领取了助学金,他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向社会传递着强大的正能量。现场观众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这些学子们由衷的敬意和祝福。
30余万元善款助寒门学子圆梦
昨日上午,2014四君子 “助寒门学子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暨优秀高考学子励志报告会在市委第四会议室举行,受助学子、牡丹晚报小记者和家长代表及热心读者代表300余人与会。市慈善总会会长童彩云,团市委书记杨东波,市民政局副局长王爱华,菏泽日报社副总编辑、牡丹晚报总编辑潘若松,团市委副书记张力,山东四君子集团副总经理王伟刚出席活动。
“助寒门学子圆梦”活动是本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扶弱济困,捐资助学”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希望工程和慈善事业,在爱心人士和贫困学子之间搭建一个互动救助的平台。十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这一活动已累计帮助数千名贫困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成为菏泽知名的品牌公益活动之一。
今年7月初,本报与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山东四君子集团联合启动了2014“助寒门学子圆梦”活动,本报派出骨干记者,与我市各县区高中团委结合,深入各县区寻访优秀特困生,记录他们身处逆境、志存高远、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的故事,先后刊发了16名寒门学子的事迹,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活动启动以来,经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筹集助学金33万元,为75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每人发放3000-5000元的助学金。
优秀学子励志故事催人奋进
励志报告会上,4位寒门学子将自己身处逆境、立志求学的故事娓娓道来;已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菏泽一中毕业生郑雯也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报告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东明一中毕业的刘磊今年高考取得了620分的成绩,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刘磊生长在东明黄河滩区一个距离黄河仅几公里的小村,家庭收入微薄。父母却相继在事故中受伤,常年与药为伴,家里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我知道只有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改变家里的一切。家里欠的债,只有我大学毕业工作后才能还上!”刘磊说,从小学开始,困难就成了他学习的动力,并一直坚持下来,最终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东明县焦园乡的郑国晓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04分的成绩被青岛理工大学录取。他的母亲在3年的时间内,先后被查出患有子宫癌和乳腺癌,做手术、吃药、化疗……不仅让他的母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还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郑国晓深知家里的困境,把高考看作是自己拯救家庭的机会。“我一定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支撑起整个家庭。感谢社会上好心人无私的帮助,我一定在以后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郑国晓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全场为他鼓掌。
郓城一中毕业的乔树远的故事同样感人,他以603分的高考成绩被长春理工大学录取。“苦难永远是让你成熟最好的营养,每个人应该心中有梦,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这个在苦难中追梦的男孩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鄄城一中的刘训彻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26分的好成绩,被青岛大学录取。高三那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爷爷和爸爸的生命,母亲因受刺激患上了抑郁症。然而,不幸并没有击垮这个坚强的男孩,他深深地感到自己成了这个家庭惟一的希望。他很快调整心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水到渠成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叫郑雯,今年的高考中,以713分的总成绩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录取……”毕业于菏泽一中的郑雯话音未落,与会人员便报以热烈的掌声。郑雯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让到场的小记者们受益匪浅。
报告会结束后,牡丹晚报小记者安然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哥哥姐姐们讲得太好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家庭条件这么苦,还是努力的学习,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郑雯已然成为安然的榜样,她说,郑雯讲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在课堂上该如何用心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应该怎么做等。虽然自己平时学习很用心,但是一些东西还是没有郑雯姐姐做得那么详细。“我以后要向郑雯姐姐看齐,考上名牌大学!”安然兴奋地说。
刘磊:熬过困难就是天堂
东明一中毕业生:刘磊高考成绩:620分录取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我出生在东明县长兴集乡刘小台村,这是一个离黄河只有几里地远的滩区小村,村里人除了种地没什么大的收入。2004年,爸爸觉得自己赚钱太少,就离开家到东北的工地上干活。在一次施工中,他因为意外严重受伤,并且没有及时治疗,伤及神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落下后遗症,无法干重活。之后的十多年里,他一直没有断药。祸不单行!七年前,我的妈妈在乘坐农用车时出了事故,导致左臂骨折。他们两人的医疗费花去了七八万元,家里为此背上了数万元外债。去年家里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也倒了,在亲戚的帮助下,才勉强借钱盖起了新房子。
我知道只有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改变家里的一切。家里欠的债,只有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才能还上!
从小学开始,我就对自己规定,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还要每天做2套试卷。刚开始做起来很难,可是慢慢地就适应了,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回头想想我学习的经历,我觉得学生就应该对学习产生兴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熬过去就是天堂。同时,我们要有强大的信心,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一振不蹶,要相信自己下次就一定能成功!学习也要有计划,不能盲目的做题,要清楚自己“缺”什么,然后再练。其次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要压力过大,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郑国晓:我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东明一中毕业生:郑国晓高考成绩:604分录取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我来自东明县焦园乡郑占村,家庭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总是入不敷出,母亲又在2010年患上子宫癌,做手术和术后吃药大大加重了家里经济负担,我们家为此负债累累。而且母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父亲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况且我当时要上高中,姐姐也要上大学,学费压的父母喘不过气来。尽管经济负担大,但父母坚持让我们上学。2013年,母亲不幸又患上乳腺癌,进行手术治疗,欠下巨额债务。
我看见父母日渐衰老的身躯,恨不得马上挣钱,但是我只能努力学习,以求考上好学校以后找个好工作来报答父母。高中三年,我从不和别的同学比吃穿。每天早晨和晚上,我都是馒头、稀饭就咸菜,只有中午才吃一份最便宜的菜。为了避免和同学同桌吃饭的尴尬,我总是在别的同学吃完饭之后,才匆匆赶到餐厅。后来,餐厅的师傅知道了我的情况,打饭时总是多给我一点,这让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我一定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支撑起整个家庭。感谢社会上好心人无私的帮助,我一定会在以后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乔树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郓城一中毕业生:乔树远高考成绩:603分录取学校:长春理工大学
初二时我接到一个噩耗,母亲肝癌晚期,当时我还小还不明白癌症晚期是什么概念,几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东西只能是一辈子的遗憾。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工作又忙,学习上又不尽如人意,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迷茫。
谁的生活少得了苦难?刘同在他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写道:“如果真苦,你哪有时间喊累。如果真惨,你哪有时间觉得丢脸。因为承受得还不够,所以你才有时间抱怨。”苦难永远是让你成熟的最好营养。一个人的贫穷与富贵也许是天生的,并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我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梦想,却又辜负了生活赋予你的苦难。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个人应该心中有梦,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当你对未来迷茫时,请停下来认准目标!梦想,不是浮云,而是沉淀和积累!
刘训彻:没有什么能阻挡未来
鄄城一中结业生:刘训彻高考成绩:626分录取大学:青岛大学
残酷的生活总是给年轻的生命以蓬勃向上的力量,让人不顾一切向前奔跑。高三一年的艰辛和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让我动摇。病魔夺去了我一个个亲人,爷爷、爸爸相继离世。我感觉得到,我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我调整心态,开始正视我剩下的高三生活。当时热播电影《青春派》中的这句话深深地激励了我:“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我抓住高三一分一秒的时间,课下也不曾休息,早上5点起床,晚上要12点才睡。
高考过后,我开始做起了临时工,试图通过自己的双手减轻家庭的负担。我负责给工厂装大卡车,要装三四米高。但是我并不害怕,因为我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工资,为家里多了一份收入,心里非常高兴。后来,我又去当饭馆服务员,工资不高,但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已经足够了。
我会珍惜大学四年的珍贵时光,努力去丰富自己,让自己有所作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同时,我也会感恩社会,感谢那些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让苦难少一点,让生活更美好。还有那些正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一定要乐观的奋斗下去,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未来!
郑雯:我们的奋斗充满了意义
菏泽一中毕业生:郑雯高考成绩:713分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我觉得,求学的岁月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宝贵的。尽管如今的社会已经向多元化发展,成功的途径也不止一条,但对于我们这些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学习,是充实自我的最佳形式,是实现梦想的最好方法,也是回报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在过去的求学之路上,我们都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以及之后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我们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奋斗才充满了意义。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学习的一孔之见:首先,我觉得,要想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善于从不同的学科中、不同的学习环节中寻找乐趣,才能真正领会到学习的魅力。其次,学习没有不劳而获,任何优秀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辛勤的努力,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付出的努力发挥最大的价值。学习需要一个完整的环节,包括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认真完成。
我的经验是:语文,一方面要加大课外阅读量,阅读中外名著,优秀的刊物,这样可以拓宽视野,锻炼文笔;另一方面要日积月累。语文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积累;数学,一方面养成细心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提高思维的灵活度;英语,词汇很重要,要多背单词,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不能仅依赖于课文。
大学,是一个广阔的舞台,也是一段崭新的征程。相信我们都不会辜负宝贵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8月22日上午,市委第四会议室爱心飞扬,掌声阵阵,由本报与团市委、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主办,山东四君子集团协办的2014“助寒门学子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暨优秀高考学子励志报告会在这里举行。75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领取了助学金,他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向社会传递着强大的正能量。现场观众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这些学子们由衷的敬意和祝福。
30余万元善款助寒门学子圆梦
昨日上午,2014四君子 “助寒门学子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暨优秀高考学子励志报告会在市委第四会议室举行,受助学子、牡丹晚报小记者和家长代表及热心读者代表300余人与会。市慈善总会会长童彩云,团市委书记杨东波,市民政局副局长王爱华,菏泽日报社副总编辑、牡丹晚报总编辑潘若松,团市委副书记张力,山东四君子集团副总经理王伟刚出席活动。
“助寒门学子圆梦”活动是本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扶弱济困,捐资助学”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希望工程和慈善事业,在爱心人士和贫困学子之间搭建一个互动救助的平台。十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这一活动已累计帮助数千名贫困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成为菏泽知名的品牌公益活动之一。
今年7月初,本报与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山东四君子集团联合启动了2014“助寒门学子圆梦”活动,本报派出骨干记者,与我市各县区高中团委结合,深入各县区寻访优秀特困生,记录他们身处逆境、志存高远、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的故事,先后刊发了16名寒门学子的事迹,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活动启动以来,经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筹集助学金33万元,为75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每人发放3000-5000元的助学金。
优秀学子励志故事催人奋进
励志报告会上,4位寒门学子将自己身处逆境、立志求学的故事娓娓道来;已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菏泽一中毕业生郑雯也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报告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东明一中毕业的刘磊今年高考取得了620分的成绩,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刘磊生长在东明黄河滩区一个距离黄河仅几公里的小村,家庭收入微薄。父母却相继在事故中受伤,常年与药为伴,家里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我知道只有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改变家里的一切。家里欠的债,只有我大学毕业工作后才能还上!”刘磊说,从小学开始,困难就成了他学习的动力,并一直坚持下来,最终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东明县焦园乡的郑国晓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04分的成绩被青岛理工大学录取。他的母亲在3年的时间内,先后被查出患有子宫癌和乳腺癌,做手术、吃药、化疗……不仅让他的母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还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郑国晓深知家里的困境,把高考看作是自己拯救家庭的机会。“我一定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支撑起整个家庭。感谢社会上好心人无私的帮助,我一定在以后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郑国晓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全场为他鼓掌。
郓城一中毕业的乔树远的故事同样感人,他以603分的高考成绩被长春理工大学录取。“苦难永远是让你成熟最好的营养,每个人应该心中有梦,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这个在苦难中追梦的男孩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鄄城一中的刘训彻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26分的好成绩,被青岛大学录取。高三那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爷爷和爸爸的生命,母亲因受刺激患上了抑郁症。然而,不幸并没有击垮这个坚强的男孩,他深深地感到自己成了这个家庭惟一的希望。他很快调整心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水到渠成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叫郑雯,今年的高考中,以713分的总成绩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录取……”毕业于菏泽一中的郑雯话音未落,与会人员便报以热烈的掌声。郑雯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让到场的小记者们受益匪浅。
报告会结束后,牡丹晚报小记者安然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哥哥姐姐们讲得太好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家庭条件这么苦,还是努力的学习,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郑雯已然成为安然的榜样,她说,郑雯讲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在课堂上该如何用心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应该怎么做等。虽然自己平时学习很用心,但是一些东西还是没有郑雯姐姐做得那么详细。“我以后要向郑雯姐姐看齐,考上名牌大学!”安然兴奋地说。
刘磊:熬过困难就是天堂
东明一中毕业生:刘磊高考成绩:620分录取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我出生在东明县长兴集乡刘小台村,这是一个离黄河只有几里地远的滩区小村,村里人除了种地没什么大的收入。2004年,爸爸觉得自己赚钱太少,就离开家到东北的工地上干活。在一次施工中,他因为意外严重受伤,并且没有及时治疗,伤及神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落下后遗症,无法干重活。之后的十多年里,他一直没有断药。祸不单行!七年前,我的妈妈在乘坐农用车时出了事故,导致左臂骨折。他们两人的医疗费花去了七八万元,家里为此背上了数万元外债。去年家里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也倒了,在亲戚的帮助下,才勉强借钱盖起了新房子。
我知道只有自己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能改变家里的一切。家里欠的债,只有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才能还上!
从小学开始,我就对自己规定,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还要每天做2套试卷。刚开始做起来很难,可是慢慢地就适应了,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回头想想我学习的经历,我觉得学生就应该对学习产生兴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熬过去就是天堂。同时,我们要有强大的信心,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一振不蹶,要相信自己下次就一定能成功!学习也要有计划,不能盲目的做题,要清楚自己“缺”什么,然后再练。其次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要压力过大,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郑国晓:我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东明一中毕业生:郑国晓高考成绩:604分录取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我来自东明县焦园乡郑占村,家庭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总是入不敷出,母亲又在2010年患上子宫癌,做手术和术后吃药大大加重了家里经济负担,我们家为此负债累累。而且母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父亲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况且我当时要上高中,姐姐也要上大学,学费压的父母喘不过气来。尽管经济负担大,但父母坚持让我们上学。2013年,母亲不幸又患上乳腺癌,进行手术治疗,欠下巨额债务。
我看见父母日渐衰老的身躯,恨不得马上挣钱,但是我只能努力学习,以求考上好学校以后找个好工作来报答父母。高中三年,我从不和别的同学比吃穿。每天早晨和晚上,我都是馒头、稀饭就咸菜,只有中午才吃一份最便宜的菜。为了避免和同学同桌吃饭的尴尬,我总是在别的同学吃完饭之后,才匆匆赶到餐厅。后来,餐厅的师傅知道了我的情况,打饭时总是多给我一点,这让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我一定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支撑起整个家庭。感谢社会上好心人无私的帮助,我一定会在以后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乔树远: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郓城一中毕业生:乔树远高考成绩:603分录取学校:长春理工大学
初二时我接到一个噩耗,母亲肝癌晚期,当时我还小还不明白癌症晚期是什么概念,几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东西只能是一辈子的遗憾。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工作又忙,学习上又不尽如人意,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迷茫。
谁的生活少得了苦难?刘同在他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写道:“如果真苦,你哪有时间喊累。如果真惨,你哪有时间觉得丢脸。因为承受得还不够,所以你才有时间抱怨。”苦难永远是让你成熟的最好营养。一个人的贫穷与富贵也许是天生的,并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但是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我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梦想,却又辜负了生活赋予你的苦难。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个人应该心中有梦,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当你对未来迷茫时,请停下来认准目标!梦想,不是浮云,而是沉淀和积累!
刘训彻:没有什么能阻挡未来
鄄城一中结业生:刘训彻高考成绩:626分录取大学:青岛大学
残酷的生活总是给年轻的生命以蓬勃向上的力量,让人不顾一切向前奔跑。高三一年的艰辛和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让我动摇。病魔夺去了我一个个亲人,爷爷、爸爸相继离世。我感觉得到,我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我调整心态,开始正视我剩下的高三生活。当时热播电影《青春派》中的这句话深深地激励了我:“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我抓住高三一分一秒的时间,课下也不曾休息,早上5点起床,晚上要12点才睡。
高考过后,我开始做起了临时工,试图通过自己的双手减轻家庭的负担。我负责给工厂装大卡车,要装三四米高。但是我并不害怕,因为我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工资,为家里多了一份收入,心里非常高兴。后来,我又去当饭馆服务员,工资不高,但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已经足够了。
我会珍惜大学四年的珍贵时光,努力去丰富自己,让自己有所作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同时,我也会感恩社会,感谢那些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让苦难少一点,让生活更美好。还有那些正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一定要乐观的奋斗下去,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未来!
郑雯:我们的奋斗充满了意义
菏泽一中毕业生:郑雯高考成绩:713分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我觉得,求学的岁月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宝贵的。尽管如今的社会已经向多元化发展,成功的途径也不止一条,但对于我们这些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学习,是充实自我的最佳形式,是实现梦想的最好方法,也是回报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在过去的求学之路上,我们都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以及之后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我们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奋斗才充满了意义。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学习的一孔之见:首先,我觉得,要想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善于从不同的学科中、不同的学习环节中寻找乐趣,才能真正领会到学习的魅力。其次,学习没有不劳而获,任何优秀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辛勤的努力,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付出的努力发挥最大的价值。学习需要一个完整的环节,包括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认真完成。
我的经验是:语文,一方面要加大课外阅读量,阅读中外名著,优秀的刊物,这样可以拓宽视野,锻炼文笔;另一方面要日积月累。语文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积累;数学,一方面养成细心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提高思维的灵活度;英语,词汇很重要,要多背单词,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不能仅依赖于课文。
大学,是一个广阔的舞台,也是一段崭新的征程。相信我们都不会辜负宝贵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