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8月2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董西德:难忘给小平同志当警卫的日子

□记者 朱 静
   8月25日,记者来到曹县镇中新村,董西德的堂屋西面一间十多平米的房子里放满了“红色收藏品”,挂历、报纸、宣传画……多年来,只要和红色收藏沾边的东西,他都如获至宝般收藏起来。尤其是与邓小平有关的老物件,更是他心中的无价之宝。
   今年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董西德告诉记者,他在北京某武警部队服役期间当过邓小平的警卫。他珍藏了上千件有关邓小平的物品,希望用自己的收藏办一个邓小平画展,来纪念这位伟人。
  给小平同志当警卫,一枚胸章结情缘
   董西德初中毕业后到北京某武警部队服役,服役期间,多次为邓小平执勤,是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在董西德的日记本中清楚地记载了一次执勤时的情形:“1986年4月6日,我的心情特别高兴,因为我见到了邓小平同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件事,我就站在离小平同志不到几米的地方……”董西德告诉牡丹晚报记者,1986年4月6日,邓小平同志去北京天坛公园植树,他是其中一名执勤人员,执勤的位置是天坛公园二门的里侧靠西路边。小平同志在距离他约15米处下了车,“当时小平同志身穿藏蓝色中山装,留着平头,步子迈得很大。刚看见他下车时,我十分激动,差点喊出来。”时隔20多年,谈起当时的情景,董西德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为邓小平同志执勤时佩戴的一枚徽章,董西德珍藏至今。牡丹晚报记者注意到,这枚徽章由四种颜色组成,右半部是白黄两种颜色,分别组成两个长方形,左半部由一绿色正方形底和一朵红色梅花图案组成。背面铭文是062。指着背面的数字董西德自豪地说:“当时为邓小平同志执勤时,我就是62号。”
  收藏与邓小平有关的物品上千件
   在董西德收藏的与邓小平有关的收藏品中,不仅有珍贵的资料图片、纪念章、挂历书籍、期刊,还有电影海报、宣传画等。“只要和邓小平有关的物品,别人丢了我都捡起来。”董西德说,藏品中有关邓小平各个时期的照片近1000张。
   董西德指着一幅挂历告诉牡丹晚报记者:“这幅挂历记载了小平同志南巡时的全过程,不仅有图片还有南巡讲话内容。”这幅挂历是董西德2010年从外地买回来的,挂历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没有任何褶皱。
   董西德的每一个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采访中,他打开一幅邓小平标准像告诉记者:“这幅是1997年,小平同志去世后,我跑到曹县新华书店专门买回来的。“当时我到新华书店时,就剩一张左上角破损的小平像,我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董西德说,“红色收藏”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时机遇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再来。
  想办红色收藏展,共享“精神财富”
   董西德从小就热爱收藏,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别的同学看完就随手丢了,而他会细心地收藏起来。“那时候不懂收藏,只是喜欢把一些书籍、报刊存放起来。”董西德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从部队退伍时,除了一箱书和一箱报纸,他什么也没带。直到今天,他一直珍藏着老班长送给他的《论共产党修养》和《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两本书。
   这些“红色收藏品”被董西德视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直以来有个愿望:希望把自己收藏的这些 “精神财富”展出来和大家分享,但因资金和场地问题,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董西德希望有热爱“红色收藏”的个人或者团体帮他实现这个愿望,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小平同志,传递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