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9月1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体验采棉,怎一个“辛苦”了得

本报特派记者 姜培军 冯 锴
   在新疆,秋天是最美的季节。
   湛蓝的天空,飘香的瓜果……背井离乡的采棉工,却没心思欣赏这些。他们只知道用最快的速度采下一朵朵棉花,换取一份收入。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棉絮是轻飘的意象,是生长在土地上的云彩。而在广大采棉工傍晚交棉的“花场”,堆积如山的棉花,却在诉说着他们身体的劳累和远在异乡打拼的沉重。
  体验式采访,记者做了回临时采棉工
   9月12日15时许,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头台乡,热辣辣的阳光照在脸上,一阵风吹过,卷起的尘土和细沙扑面而来。从菏泽采棉工的临时住处,到他们负责采摘的百亩棉田,要经过一片盐碱地。由于缺少行人和车辆的碾压,一脚踏下,碱土没到脚脖,一股尘土随即升腾起来,浓重的碱腥味直冲鼻孔。
   为实地体验采棉工的工作状态,记者打算做一下午临时采棉工。谁知道,还没“开工”,就遭到“集体反对”。
   “你还是算了吧,不出一下午非把你累趴下不可!”王静一边往编织袋里塞棉花,一边“嘲弄”般地说。
   “你拍几张照片回去 ‘交差’算了,不用太较真。”张凤云接过了话茬。
   “别瞧不起人,说不定谁采得快呢!”因为老家在曹县农村,记者多年前就采摘过棉花,对这项工作并不陌生。看到记者“一意孤行”,采棉工就不再反对。
   在一名工友的帮助下,记者把装棉花的编织袋绑在腰部,走入田间,准备采棉。一旁具有多年采棉经验的陈付珍立刻“叫停”:“袋子要松松地绑在髋上,如果太紧了,一会儿装棉花往前拖时会勒得慌。”说完,她帮记者重新绑好了编织袋。
   根据包工头王广分派的任务,记者负责采摘两垄棉花。站在地头,棉花地一眼望不到头,远眺过去,茂密而新鲜的棉朵在天地之间绵延出一条洁白的弧线。听身旁的采棉工说“一垄棉花有1000米长”,记者心里有点儿“打怵”。“不能让他们小瞧了!”记者暗自打气鼓劲。
   棉花植株矮,这是新疆棉花与菏泽棉花最大的不同。小时候,记者在曹县老家采摘棉花时,印象中的棉株高1米多,正好可以站着采摘。新疆的棉花植株似乎特别矮,平均二三十厘米,高的不过60厘米。采摘时要一直保持弯腰的姿势,低头一步步地挪。如果采摘最底部的棉花,需要把腰弯得更低,甚至蹲下。很快就感到腰酸背痛,记者不得不时常直起腰来,呆呆地朝远处望一会儿。
  未锻炼没经验,记者采棉逊色太多
   记者左边挨着张凤云,右边挨着王红兰。她们两个在棉田里蹲着,仿佛抢收一般,心思全集中在棉花上,双手齐下,一手摘一朵。而记者左手托住棉桃,右手采摘;尝试两手同时采棉,却怎么也协调不好,手也很容易被绽开的棉壳尖扎伤。刚开始,大家齐头并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开了距离,记者很快被拉开约20米。董秋芝是公认的“采棉状元”,走在最前面,很快就采摘了满满一袋。
   弯腰站着、蹲着、趴着甚至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采棉工把什么招数都用上了。记者怕弄脏了衣服,更怕地上有蚂蚁,一直弯腰站着采摘。
   新疆的阳光与内地有所不同,从棉花叶子上反射的太阳光有些刺眼,尤其是中午时分,强光线让人发昏。太阳最毒时,记者的汗水顺着额头流下,背上的衣服湿透了。拖着的棉花袋越来越沉,往前移动也没先前方便了。最痛苦的是腰,一直弯腰半个小时后腰就酸麻,接下来每隔10分钟就要站起来伸一下腰。远处的采棉工见记者捶腰,笑着喊:“疼完了就不疼了。”每年到新疆采棉花,采棉工都要先在家锻炼一周左右的“采棉功”,身上的肌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采棉状态,就不再那么累了。
   看看时间,已是晚上7时,这在菏泽是吃晚饭的时间,而新疆的太阳还很高。成群的蚊子开始“嗡嗡”地上来了,记者胳膊上很快起了几个红疙瘩。“让你用围巾包住你不听,你看被蚊子咬了吧!”王广用责备的口气说。再看看采棉工,一个个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手、一张脸。
   远处飞来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在棉田上方盘旋,不大会儿便聚集成群,还不断地变化“阵法”,一会变成了圆形,一会变成了三角形。“快看,这么多鸟。”记者一边看,一边招呼采棉工。几名男采棉工附和着,“象征性”地抬头看了看,很快便动手采棉,而几名女采棉工仿佛根本就没听见,动都没动。
  记者感觉辛苦,采棉工盼腰包鼓起来
   晚9时许,在记者的 “盼望”中,太阳一点点落了下去,收工的时间到了。王广驾驶拖拉机来到地头,采棉工纷纷背上自己一天的 “劳动成果”,运输到“花场”。
   过秤时,大家互相帮助,将装满棉花的大口袋封口,再抬到电子磅上。每当电子磅显示屏上的数字不再跳动时,采棉工便睁大眼睛盯着。对当天的收获,绝大多数采棉工还算满意。129公斤,吴新爱当天夺得“冠军”。连续几天采摘第一名的董秋芝当天获得“亚军”,“成绩”为125公斤。按照每公斤2元钱的计算标准,她当天收入250元。
   “二百五,你就是个‘二百五’。”大家对她开玩笑,她也乐意接受这个“雅号”:“要是天天能采这么多棉花,我愿意叫‘二百五’。”记者采摘的棉花实在太少,干脆悉数送给了王广。
   回到住处,采棉工默默地将当天的收获记在纸上。98公斤,王静显然对自己的成绩不太满意,晚饭前拨通了远在河北打工丈夫的电话:“还不到100公斤,主要是腰疼闹的,我根本弯不下腰。”她一边说,一边擦去眼角的泪花。记者问他们腰疼不疼,他们说已经不疼了,就盼望着每天多采摘点儿。
   在当天的体验中,记者体会出采棉工的辛苦,而需要连续劳作两个月左右的他们,倒觉得辛苦与否是一个 “可笑的问题”。
   “采棉工都是庄稼人出身,明白自己就是干活的命,没人说苦,也没人说累,只想着劳动,挣钱,糊口。”陈付珍说,“多采点儿棉花就能多挣点儿钱,大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每年都有少数有头脑、有勇气的采棉工留下来,承包棉田,甚至渐渐在当地扎根。无论环境还是生活方式,一切差不多都意味着要重新开始。王广说,这里有在家乡想象不到的辛苦,也有在家乡想象不到的收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新疆最美丽的季节。天空湛蓝,瓜果飘香,背井离乡的采棉工却无心欣赏这些美丽的风景,只知道尽可能多地采摘棉花,换取一份比较可观的收入。
   晚11时,吃过简单的晚饭,采棉工拖着疲惫的身体爬上简陋的床铺。除了几名年轻的女采棉工还在嬉笑打闹,其余的很快进入甜蜜的梦想。
   月光下,堆积如山的棉花似乎在诉说着采棉工们身体的劳累和远在异乡打拼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