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09月2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李娜,回到原点说再见

通过一条题为 “我的退役告别信”的长微博,李娜19日为自己的网球生涯划上了句号,而这正是WTA顶级赛事武汉网球公开赛的第一天。在让网球来到个人生涯开始的原点——家乡武汉的同时,李娜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说再见。
  启蒙教练慧眼识才
   在武汉,李娜小时候奋发图强练网球的故事广为流传。直到现在,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只要一谈起自己的这位爱徒,就会用“坚强、坚韧、很棒、很特别”这样的词语去形容。
   鲜为人知的是,夏溪瑶至今仍保留着李娜父亲1992年8月31日在医院病床上写下的一份委托书。当时,李娜父亲亲手将委托书交给夏溪瑶,说他身体不好,请求夏教练把李娜当亲女儿培养。夏溪瑶回忆说,“这让我蛮感动的,也促使我有信念一定要把当时才10岁的李娜培养成才!”
   李娜的父亲曾是一名羽毛球选手,他希望女儿能够继续完成自己的羽毛球梦想,于是在1988年前后将她送到羽毛球业余体校。一年后,正是网球教练夏溪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中了李娜,让她在人生中第一次举起网球拍。
   美联社曾撰文称:“如果13亿人要为中国第一个大满贯冠军而感谢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可以是李娜以前的羽毛球教练”。
  初出茅庐一鸣惊人
  走上网球之路的李娜,一发不可收拾。1997年,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网球巡回赛女子单打决赛中,15岁的李娜以2:1战胜17岁的队友李婷,成为中国网坛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冠军。而就在一年前,被今天的李娜称为“生命中的太阳”的慈父因病去世。
   生活的打击让李娜一夜长大,一段不平凡生涯的序幕随之拉开。
   1998年的东京见证了李娜在国际赛场上的初出茅庐,李娜在当年的亚洲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夺得女单冠军。两年后的6月,与李婷并肩作战的她初次参加WTA巡回赛即在塔什干赛获得双打冠军,这是中国选手首度在WTA巡回赛中夺冠。2001年北京大运会中,李娜用包揽女单、女双和混双金牌的成就震撼了世界。
  退役求学复出夺冠
   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颗希望之星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前突然宣布退役,进入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就读。随后的两年,李娜的名字逐渐消失。
   经过两年的沉寂,2004年5月的北京国际女子网球赛上,李娜首次复出参赛就一举夺冠。而那年10月的广州,李娜又拿下中国选手的首个WTA单打冠军。
   这一年,李娜的WTA排名从无到有,并飙升至78位,但她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现在我的排名大概可以上升到100名左右,但我的目标是闯进世界前50名!”
   李娜没有食言,她在2006年跻身温网八强,世界排名一度高达第20位。而在2008年的北京,李娜在奥运会女单比赛中逆转战胜大威挺进四强,创造了中国单打选手在奥运会的历史。
   在单飞后的头两年将世界排名推进前十后,2011年,李娜的“小宇宙”突然爆发。
   “非常高兴,我总是能成为开路的人。” 在澳网女单决赛中以6:3、3:6、3:6憾负克里斯特尔斯后,李娜显得并不沮丧,她成为亚洲第一个闯入大满贯单打决赛的球员。
  夺大满贯排名飙升
   她的平和心态随后得到了回报,在法网,李娜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冠军,成为首位获得大满贯单打赛事冠军的亚洲人,世界排名也跃居第4位,追平此前由伊达公子保持的亚洲最高排名的纪录。
   法网之后的李娜略显低迷,直到2012年8月的辛辛那提赛才结束冠军荒,不过她也完成了在超五系列赛的首度折桂。
   之后的一年喜忧参半,李娜在1月的深圳公开赛摘下个人职业生涯单打第七冠。但在随后的澳网决赛中不敌阿扎伦卡。比赛中李娜两次摔倒,脚踝扭伤,但好在伤势无碍,并在该年年底的年终总决赛中获得亚军。
   时间来到2014年,这一年的故事我们都更为熟悉。
   1月的深圳赛让李娜初尝卫冕的甜蜜,赛后她表示:“我今年非常希望再拿一个大满贯冠军。” 这一目标在20天后就宣告实现,在个人的第三次澳网决赛中,李娜连下两盘击败西布尔科娃,赢得生涯第二个大满贯。
   赛后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WTA第二的中国球员排名新纪录,还有引发全场笑声的感言:“感谢我的丈夫,他放弃了所有,陪伴我到处打比赛,还管修球拍,他是个好人。不过他运气也很好,他找到了我。”
   经过法网首轮出局与教练卡洛斯的提前告别,7月31日,李娜宣布膝伤复发退出美网,退役流言随之甚嚣尘上,但经纪人电邮中的一句:“她不会退役”让众多球迷吃下定心丸。李娜微博中 “我期待着到秋天时回到赛场,参加武汉和北京的比赛!”的语句又让人心生期待,直到今天。
  伤病缠身无奈告别
   “如果她不能参加比赛,那一定是因为她伤情很重。她从小就非常坚强,不是万不得已不会放弃。”夏溪瑶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只要李娜身体好就好,只要她开心就好。”
   而在李娜退役的标签下,尽管不乏有球迷晒出未来一周原定从各地前往武汉的车票,但更多的还是感性的留言:“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
   诚然,或许出人意料,或许有过争议,但在十几年的拼搏后,李娜拥有的是辉煌的职业生涯与选择结束职业生涯的权利。在世界网坛的目光都聚焦于武汉这一梦想出发的原点时,运动员李娜挥手向我们说了再见,而从告别信的内容来看,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们或许可以期待看到的是一位家长的女儿、姜山的妻子与未来的母亲。 郑 直
  李娜21个感谢
   1、我的母亲:感谢您无限的帮助和支持。不管是欢笑还是泪水,您永远都陪在我身边。
   2、我的父亲:您太早前就离开了我的生命,这完全改变了我整个人生。您是我生命中的太阳,因为您我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3、姜山:你陪伴我已经20年了。你是我的全部,我也很感激能和你共享人生。
   4、启蒙教练:夏溪瑶教练和余丽桥教练,是你们把我带上了网球之路。
   5、中国网球协会,孙晋芳女士:感谢你们为中国网球事业做出的开拓性的贡献。
   6、湖北省体育局,胡德春局长:感谢体育局多年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7、女子网球协会:感谢你们对女子网球的热情,以及为全球女子网球的发展做出的辛勤努力。
   8、香港的陈鸿昌先生:感谢您在2008年当我最初决定要成为一名职业的网球运动员时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是您让我坚定了我的决心。
   9、ThomasHogstedt(托马斯·赫格斯泰德):是您把我带入了职业的网球运动。
   10、MichaelMortenson (迈克尔·莫特森):感谢带我拿到第一个大满贯。
   11、CarlosRodriguez(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你引领我超越极限。
   12、Alex Stober(阿历克斯·斯托贝尔):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照顾,以及在我最低谷的时候给我鼓励。
   13、Erich Rembeck(埃里希·罗密贝克)和JohannesWieber(约翰尼斯·维贝尔):感谢你们帮助我一次又一次的远离伤病和痛苦。
   14、张楠和耐克团队:你们是我的指明灯、我的支持力量和我最强大的啦啦队长。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15、Max Eisenbud(麦克斯·埃森巴德)和IMG公司:你们是最棒的团队,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帮助。
   16、我所有的赞助商们:感谢你们在我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给予我的支持。
   17、我的亲属、朋友以及每一位给予我职业生涯帮助过的人们:感谢你们长期以来的陪伴和支持。
   18、我的同行球手们:你们是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我非常感激和尊重你们所有人。
   19、媒体朋友们:感谢你们关注并且报道我的网球生涯,促进网球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发展。
   20、全球的网球粉丝们:感谢你们对网球这项运动坚定的支持,也感谢你们陪伴我每一场比赛。
   21、最后,感谢中国的粉丝们:感谢你们追随网球的潮流并不弃不离。我非常感谢你们每一个人无条件地给我爱和力量。让我达到一个又一个顶峰。有了你们,中国网球的发展将永无止境。 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