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11月0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王媛荣:上学的钱,是母亲掂一兜兜水泥挣的
□记者 敏静
父亲去世,母亲患有干燥症,外婆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两年来,不幸接连发生在王媛荣的家中。这个年仅12岁、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小姑娘,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我每周五晚上回家,周日下午返校。”王媛荣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她是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由于学校离家远只得住校。
“每次回来,我都把爷爷奶奶、妈妈和弟弟的衣服洗干净。”王媛荣说,父亲两年前患肺癌去世,母亲为了养家去建筑工地掂水泥,一干一整天,每次回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每次回家,王媛荣总想多帮妈妈干点儿活。女儿懂事,让王洪英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孩子的父亲去世时,小儿子才几个月大。”王洪英告诉记者,想到上有7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为给孩子的父亲治病,我们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8万多元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半年前,王洪英感觉身体不适,被确诊患有干燥症,住院20天花费6000元。“我掂水泥,干一天结一天的工钱,不干活家里就没收入。”她说。为维持家用,病情还未痊愈,她就把不到三岁的小儿子交给公婆,跑到工地上干活。“无论多困难,我都会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王洪英坚定地说。
爱心医院“认领”三名贫困娃
本报讯 (记者 敏静)11月2日,菏泽博奥泌尿外科医院院长林志斌带领该院5名工作人员赶到郓城县贫困儿童杨建庆、魏天坤、王阳的家中探望,并送去了米、油、学习用品等。
牡丹晚报刊登了贫困儿童的资料后,引起菏泽博奥泌尿外科医院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看到有的孩子甚至同时失去双亲,他们再也坐不住了。“一定去看看他们。”林志斌说。
见到失去父母和爷爷奶奶、暂时住在舅舅家的魏天坤,林志斌十分难过,当即表示,对3名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资助。
赵子超:报答父亲是最大的心愿
□记者 敏静
“挣钱,报答爸爸。”这是赵子超对牡丹晚报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今年15岁的他,8岁时就失去了母亲,是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他拉扯大的,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全记在了心上。
11月2日,牡丹晚报记者来到菏泽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天波张楼村赵子超的家时,大门敞开,空荡荡的院落十分安静,他在屋内伏案温习功课。17时,天渐渐暗下来,可他并没开灯。“屋里没有灯?”记者问。他这才起身拽了一下灯绳,灯光下他的字体铿锵有力。“一直是班里的前两名。”说起成绩,他腼腆地笑了笑。
赵子超是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二五班学生。母亲不幸病故后,父亲为了供他上学,到处找工地帮人盖房子,一天能挣几十块钱。赵子超心疼父亲,总是省吃俭用。
父亲每月给140元生活费,有时一个馒头就是一顿饭,但赵子超说他并不苦,最苦的是父亲。每周五下午回家,他都把父亲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爸爸平时住工地上,每周五晚上回来,周日一大早就走了。”赵子超说,父亲很累,为让父亲高兴,他常从生活费中省点儿,回家后赶集买菜。“我会炒白菜,还会炒土豆丝。爸爸回来时,我已经把饭做好了。”他说。
每次看到51岁的父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赵子超心里很难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找份好工作,多挣钱,报答爸爸。”他坚定地说。
崔彩群,女,12岁,菏泽开发区广州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打工,母亲患高血压、乳腺癌。
范子敬,男,13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
董灿,男,12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病故、母亲改嫁。
刘子涵,男,12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打零工,爷爷常年患病。
国站,男,13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二学生,父亲重病,母亲务农。
张博文,男,11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改嫁。
石林,男,12岁,菏泽开发区广州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患重病,母亲务农。
李鑫宇,男,14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二学生,父母双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敏静 整理(未完待续)
父亲去世,母亲患有干燥症,外婆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两年来,不幸接连发生在王媛荣的家中。这个年仅12岁、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小姑娘,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我每周五晚上回家,周日下午返校。”王媛荣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她是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由于学校离家远只得住校。
“每次回来,我都把爷爷奶奶、妈妈和弟弟的衣服洗干净。”王媛荣说,父亲两年前患肺癌去世,母亲为了养家去建筑工地掂水泥,一干一整天,每次回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每次回家,王媛荣总想多帮妈妈干点儿活。女儿懂事,让王洪英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孩子的父亲去世时,小儿子才几个月大。”王洪英告诉记者,想到上有7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为给孩子的父亲治病,我们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8万多元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半年前,王洪英感觉身体不适,被确诊患有干燥症,住院20天花费6000元。“我掂水泥,干一天结一天的工钱,不干活家里就没收入。”她说。为维持家用,病情还未痊愈,她就把不到三岁的小儿子交给公婆,跑到工地上干活。“无论多困难,我都会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王洪英坚定地说。
爱心医院“认领”三名贫困娃
本报讯 (记者 敏静)11月2日,菏泽博奥泌尿外科医院院长林志斌带领该院5名工作人员赶到郓城县贫困儿童杨建庆、魏天坤、王阳的家中探望,并送去了米、油、学习用品等。
牡丹晚报刊登了贫困儿童的资料后,引起菏泽博奥泌尿外科医院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看到有的孩子甚至同时失去双亲,他们再也坐不住了。“一定去看看他们。”林志斌说。
见到失去父母和爷爷奶奶、暂时住在舅舅家的魏天坤,林志斌十分难过,当即表示,对3名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资助。
赵子超:报答父亲是最大的心愿
□记者 敏静
“挣钱,报答爸爸。”这是赵子超对牡丹晚报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今年15岁的他,8岁时就失去了母亲,是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他拉扯大的,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全记在了心上。
11月2日,牡丹晚报记者来到菏泽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天波张楼村赵子超的家时,大门敞开,空荡荡的院落十分安静,他在屋内伏案温习功课。17时,天渐渐暗下来,可他并没开灯。“屋里没有灯?”记者问。他这才起身拽了一下灯绳,灯光下他的字体铿锵有力。“一直是班里的前两名。”说起成绩,他腼腆地笑了笑。
赵子超是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二五班学生。母亲不幸病故后,父亲为了供他上学,到处找工地帮人盖房子,一天能挣几十块钱。赵子超心疼父亲,总是省吃俭用。
父亲每月给140元生活费,有时一个馒头就是一顿饭,但赵子超说他并不苦,最苦的是父亲。每周五下午回家,他都把父亲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爸爸平时住工地上,每周五晚上回来,周日一大早就走了。”赵子超说,父亲很累,为让父亲高兴,他常从生活费中省点儿,回家后赶集买菜。“我会炒白菜,还会炒土豆丝。爸爸回来时,我已经把饭做好了。”他说。
每次看到51岁的父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赵子超心里很难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找份好工作,多挣钱,报答爸爸。”他坚定地说。
崔彩群,女,12岁,菏泽开发区广州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打工,母亲患高血压、乳腺癌。
范子敬,男,13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
董灿,男,12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病故、母亲改嫁。
刘子涵,男,12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打零工,爷爷常年患病。
国站,男,13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二学生,父亲重病,母亲务农。
张博文,男,11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改嫁。
石林,男,12岁,菏泽开发区广州路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患重病,母亲务农。
李鑫宇,男,14岁,菏泽开发区佃户屯中学初二学生,父母双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敏静 整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