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12月1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男青年肇事逃逸牵连三亲友

本报记者 冯 锴
   牡丹区何楼办事处的李某尚未取得驾驶证,却独自驾车外出,这本就是一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然而,错上加错的是,他在路上撞了人后选择了逃逸。更可悲的是,他的家人知道后,非但没有劝他投案承担相应的责任,反而帮他藏匿、维修肇事车。最终,李某和 3名亲友都没有逃脱法律制裁。
  雨中车祸,一死两伤
   11月29日傍晚,家住定陶县的华先生带着两名女童冒雨匆匆回家,途中的变故让他悲痛欲绝。
   当天18时许,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事故科民警接到报警,称有三人在菏民路牡丹区何楼办事处附近被车撞伤。值班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看到一名男子抱着一名女童坐在地上,另一名女童躺在二人不远处,路面上还散落着一些车辆碎片。急救车也很快赶到现场,将三名伤者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在前往医院途中,其中一名年龄稍大的女童因受伤过重死亡。
   民警经向受伤的男子华先生询问,得知当天他带着两个孩子回家,行至事发地点时,一辆由北向南开得很快的轿车将他们撞伤,车子也撞在路东侧的沙堆上停了下来。但轿车司机并没有下车,而是倒车之后,继续向南逃窜。由于正下着雨,当时天也已经黑了,再加上被撞后心里害怕,华先生并没能记下车牌号。
   后经伤情鉴定,华先生和另外一名女童一人重伤、一人轻伤。
  大海捞针,寻找嫌犯
   交警部门随后成立了专案组,全力搜寻肇事车。
   市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韩锋介绍,经过走访,事故发生时路上并没有目击者。而本希望路面监控能记录下肇事车辆的民警打算调取监控录像时,却失望地发现,路面上“天网工程”的摄像头由于当天停电,并没有记录下当时的情形,路面门市监控也因为傍晚正下着雨,没有记录下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现场提取的车辆碎片,民警走访了多家修车门市和汽车4S店,确定肇事车是一辆银白色奇瑞牌轿车,事故发生后,该车前保险杠、大灯等部件受损。随后,民警首先调取了事发现场附近乡镇同型号的奇瑞牌轿车一一排查,同时走访附近汽修门市,希望能找出蛛丝马迹。
   然而,忙活了一个多星期,在排查了400多辆车、寻访了汽配城所有销售该车型配件的门市后,各路民警仍一无所获,案件陷入了僵局。
  峰回路转,案件侦破
   调整思路后,民警展开了第二轮排查,案件终于迎来了转机。
   12月10日下午,民警再次在汽配城走访时,一门市经销商反映,12月8日,牡丹区何楼办事处一汽修门市购买了与肇事嫌疑车同型号的前保险杠。而在另外一家门市,有人购买了汽车前大灯和雾灯等配件,购买方同样是何楼办事处的汽修门市。并且,购买者曾事先打过电话。根据这个电话,民警立即前往何楼办事处排查,并找到了这家汽修门市。
   民警立即传唤该汽修门市店主申某。经连夜审讯,申某交代,12月6日上午,在何楼办事处开摩托车修理门市的李某某找到他,让他帮着修辆车。之后,李某某和其岳父李中某带着申某来到牡丹区马岭岗镇见到了事故车。看到这辆车前挡风玻璃、保险杠、大灯等受损,申某有些怀疑,但李某某称这辆车撞了人,让他 “只管修就行”。而他们所承诺的修理费也比正常要高不少,申某便没多问,在之后的两天分别购买了配件,于12月9日将车修好,他得到了1200元的报酬。
   12月11日凌晨,民警分别将李中某和李某某抓捕归案。面对民警,两人如实交代了李中某儿子李某肇事逃逸的事实。12月12日,李某投案自首。
  肇事逃逸,家人包庇
   李某交代,他还没有取得驾驶证,这是他肇事逃逸的一大原因。
   今年22岁的李某几个月前报考驾驶证,刚刚参加科目二考试培训。11月29日傍晚,他驾驶轿车前往何楼办事处一超市买东西,回家的时候在出事地点准备超车,但由于天黑下着雨,他的视线并不好,在超车过程中,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响,车辆的前挡风玻璃被撞碎。他下意识地左打方向盘,车辆撞在路东一个沙堆上停下。而他扭头一看,后面一名男子抱着个小孩坐在地上,才知道自己撞了人。由于自己没有驾驶证,他害怕因此被拘留,随即做出逃逸的选择。
   在逃逸过程中,他不敢走大路,在一条乡村道路上他的车子拐进路边沟内。随后,他打电话给父亲李中某。李中某带着大女婿李某某等人将车拖出,而看到车辆损坏情况后,作为一名老驾驶员的李中某看出并非因为钻进沟内受损,李某承认撞了人。但李中某只是问了下撞人情况,并没有提出让李某前去自首,而是帮其将车藏在牡丹区马岭岗镇二女儿家中。此后,他们不敢修车,一直过了一个多星期,几人商量车一直藏着迟早会被交警部门找到,便由李某某找到申某修车。也正是因此,他们机缘巧合下逃过了交警部门的第一轮排查。
   目前,李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其父亲、姐夫及申某因涉嫌包庇罪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