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1月0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70余名游客元旦当日返回菏泽,直呼“这趟港澳游实在太坑人!”
□记者 韩 波▲刘女士展示此次港澳游中的部分购物单◆购物小票
2015
年新年第一天下午,菏泽赴港澳游的70余名游客终于回到 “向往已久”的家乡。“这趟旅游让人感到太坑人!太气愤!太憋屈!”不少游客下车后直感叹,“还是家里好!”
旅程中,是什么让他们对此次港澳之行发出这样的感慨?1月4日,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了参加此次港澳游的刘女士,她向记者还原了真实情境。
拒绝告知哪家旅行社,领队收走身份证直至旅行结束
“得知有港澳游的机会,我就一直通过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工作人员、酒厂联系人等不同渠道打听,这个团到底是什么样的旅行团。”1月4日,回到菏泽几天的刘女士都没弄清到底是跟哪家旅行社去的。因为分到不同的组,她也只知道这个团共有70多人,不清楚具体有多少人。
据刘女士介绍,这个旅行团先后换了3个不同的联络人。刚开始的联络人在联系了几次后,便不知是何原因将团转给被称呼为“吴总”的人,“吴总”后来又将团转到另一个人名下。后来,刘女士就抱着“反正有这么多人去,出不了事”的心态,没再仔细打听旅行社的名字。当时,有人曾提醒刘女士:“你不购物,肯定回不来!”然而,刘女士对“观光购物游”的性质根本不清楚,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向她说明。
到深圳后,领队李颖(音)就以“方便大家以后住宿”为由将刘女士所在小组24人的身份证收了上去,这让不少游客在旅行中没办法私自出行。刘女士说:“路上曾想单独行动,但因为没有身份证也不敢到处走,生怕有什么意外,毕竟对香港、澳门的一些制度不是很熟悉。”
据刘女士介绍,旅行结束前,领队才将身份证分发给全团成员。
“不购物,就要请你到香港警察局‘喝咖啡’!”
2014年12月29日,旅行团开始了购物之旅。在购物的前一天,香港导游“张导”就已经做了两个小时的动员。
刘女士回忆说,这名 “张导”从一上车就开始吓唬、威逼大家买东西。他说:“吃住行都是人家赞助商提供的,明天,你们得‘拔拔毛’了。”所有游客对“张导”两小时的说教很厌烦,“张导”便要求司机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超过1小时,并要求司机将冷气开到最大。“张导”问:“购不购?”游客们冻得受不了,只好喊着:“购!购!购!”
29日上午,游客被带进一家珠宝店,“张导”要求“每个人必须开单!”还威胁说,如果不买东西,就要请大家到香港警察局“喝咖啡”,交上20万元罚款后,才能由大陆警察领回去。刘女士说:“当时,团里的老年人被他的很多恐吓词吓得不轻,一进门就问哪个东西最便宜,慌忙买东西。”在香港的这家珠宝店,有的游客花了几千元钱,有的花了两三百元,买了不少珠宝首饰。
利用“心理反差”搞销售,珠海老板将游客“榨得干干净净”
在珠海的烨煜珠宝,游客们没有受到任何 “威逼恐吓”,还享受到了 “贵宾待遇”。
烨煜珠宝的老板“秦浩”先是对团员嘘寒问暖了一番,并表示,这里没有任何强迫购物。交流的同时,“秦浩”还为每人送上一块玉作为见面礼。
刘女士说:“这种心理反差,让游客们很激动,都认为这家老板人好、实在。所以,在购物时,大家掏钱掏得很自然、爽快。很多游客几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还有的开始向身边的人借钱买珠宝,那场面真叫‘疯狂’。”
“秦浩”向游客承诺,价值2000多元的珠宝首饰只卖200元,1000多元的仅卖100元。刘女士说,游客们听到这样的介绍后,感到非常便宜,几乎所有人都掏了腰包。
据刘女士分析,珠海的老板几乎把团里的游客榨得干干净净,不少游客花得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了。
2015
年新年第一天下午,菏泽赴港澳游的70余名游客终于回到 “向往已久”的家乡。“这趟旅游让人感到太坑人!太气愤!太憋屈!”不少游客下车后直感叹,“还是家里好!”
旅程中,是什么让他们对此次港澳之行发出这样的感慨?1月4日,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了参加此次港澳游的刘女士,她向记者还原了真实情境。
拒绝告知哪家旅行社,领队收走身份证直至旅行结束
“得知有港澳游的机会,我就一直通过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工作人员、酒厂联系人等不同渠道打听,这个团到底是什么样的旅行团。”1月4日,回到菏泽几天的刘女士都没弄清到底是跟哪家旅行社去的。因为分到不同的组,她也只知道这个团共有70多人,不清楚具体有多少人。
据刘女士介绍,这个旅行团先后换了3个不同的联络人。刚开始的联络人在联系了几次后,便不知是何原因将团转给被称呼为“吴总”的人,“吴总”后来又将团转到另一个人名下。后来,刘女士就抱着“反正有这么多人去,出不了事”的心态,没再仔细打听旅行社的名字。当时,有人曾提醒刘女士:“你不购物,肯定回不来!”然而,刘女士对“观光购物游”的性质根本不清楚,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向她说明。
到深圳后,领队李颖(音)就以“方便大家以后住宿”为由将刘女士所在小组24人的身份证收了上去,这让不少游客在旅行中没办法私自出行。刘女士说:“路上曾想单独行动,但因为没有身份证也不敢到处走,生怕有什么意外,毕竟对香港、澳门的一些制度不是很熟悉。”
据刘女士介绍,旅行结束前,领队才将身份证分发给全团成员。
“不购物,就要请你到香港警察局‘喝咖啡’!”
2014年12月29日,旅行团开始了购物之旅。在购物的前一天,香港导游“张导”就已经做了两个小时的动员。
刘女士回忆说,这名 “张导”从一上车就开始吓唬、威逼大家买东西。他说:“吃住行都是人家赞助商提供的,明天,你们得‘拔拔毛’了。”所有游客对“张导”两小时的说教很厌烦,“张导”便要求司机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超过1小时,并要求司机将冷气开到最大。“张导”问:“购不购?”游客们冻得受不了,只好喊着:“购!购!购!”
29日上午,游客被带进一家珠宝店,“张导”要求“每个人必须开单!”还威胁说,如果不买东西,就要请大家到香港警察局“喝咖啡”,交上20万元罚款后,才能由大陆警察领回去。刘女士说:“当时,团里的老年人被他的很多恐吓词吓得不轻,一进门就问哪个东西最便宜,慌忙买东西。”在香港的这家珠宝店,有的游客花了几千元钱,有的花了两三百元,买了不少珠宝首饰。
利用“心理反差”搞销售,珠海老板将游客“榨得干干净净”
在珠海的烨煜珠宝,游客们没有受到任何 “威逼恐吓”,还享受到了 “贵宾待遇”。
烨煜珠宝的老板“秦浩”先是对团员嘘寒问暖了一番,并表示,这里没有任何强迫购物。交流的同时,“秦浩”还为每人送上一块玉作为见面礼。
刘女士说:“这种心理反差,让游客们很激动,都认为这家老板人好、实在。所以,在购物时,大家掏钱掏得很自然、爽快。很多游客几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还有的开始向身边的人借钱买珠宝,那场面真叫‘疯狂’。”
“秦浩”向游客承诺,价值2000多元的珠宝首饰只卖200元,1000多元的仅卖100元。刘女士说,游客们听到这样的介绍后,感到非常便宜,几乎所有人都掏了腰包。
据刘女士分析,珠海的老板几乎把团里的游客榨得干干净净,不少游客花得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