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1月0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C5]

菏泽城区小记者习作选登

请小记者在投稿时把个人信息写完整,包括:小记者编号,所在学校、班级,姓名。投稿邮箱:
  mdwbxjzt@sina.com
  《皇帝新装》读后感
  本报小记者(编号:000384)、牡丹区二十一中初一·26班 李 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皇帝新装》一课,我感受很深,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个昏庸荒唐、愚蠢无知的皇帝,一对阴险狡诈、贪得无厌的骗子,一帮阿谀奉承、虚伪透顶的官员,一群胆小怕事、自欺欺人的群众,共同上演了一出皇帝裸体游行的荒唐闹剧。当时在虚伪、狡诈、愚蠢的统治者统治下的国度里,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普通百姓都自欺欺人,所幸在那天,儿童还有一颗纯真无畏的心。他那句真话唤醒了百姓的良知,让统治者的丑陋与虚伪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
   皇帝之所以被人欺骗,是因为虚荣心。在我们的身边,何尝不存在一些像皇帝一样爱慕虚荣的人?何尝没有谎言?其实被欺骗并不可怕,加以提防就行了,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却硬说自己知道。自己不能做,却硬说自己能做,这是自欺欺人。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谎言总会有被揭穿的时候,人贵有自知之明。面对错误,我们应该勇于承认,及时改正,同时对我们身边有不良行为的同学,也要积极帮助,改正错误。
   诚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可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谎言,面对谎言,我们都应该像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一样,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实话,敢揭真相,这样才会让真、善、美之花开满人间,使假、恶、丑无藏身之处,无立足之地。
  温暖的感动
  本报小记者(编号:000435)、牡丹区二十一中七·28班 骆一忱
   最近,我读了《感动》这本书,十分喜欢。
   “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句提醒,一个相扶,都会让忙碌的我们感到生活的温暖。”作者这句最真挚的感慨让我很受启发。
   文章中写到“我”的车胎没气了,而老师傅在帮别人修车。“我”自己打气,一不小心,车胎被“我”打爆了。“我”很生气,以为是气筒有“陷阱”。老师傅笑着说:“因为别人先到,所以先帮他修。做生意就这点诚信,我一般一边给别人打气,一边摸车胎。”他的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暖的。
   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句提醒,一个相扶,都会让忙碌的我们感到生活的温暖。是啊,我从这修车的师傅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善与美。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温暖。读到这,我不禁想起家里默默奉献的“老黄牛”——母亲,是她为了我的健康成长操碎了心。妈妈早晨五点就起床,为我准备好吃又营养的早餐;晚上准时六点钟做丰盛的晚餐,当妈妈看到我大口大口地吃饭菜时,就会开心地笑起来。
   她对我的一句句叮嘱,曾经被我认为是啰嗦;她对我的一句句批评,我都不理解,还很生气,时常对她使坏脸色。我竟不知道这都是母亲给予我的温暖,现在想起来,我以前的做法真是有愧于母亲。
   温暖你的人有很多,温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能感受到温暖的人,一定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请用你的心去感受温暖吧!
  我最喜欢的一种美食
  本报小记者(编号:000353)、牡丹区第二小学六·一班 陈美嘉
   俗话说得好 “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光名吃,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几百种: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馍、山西的刀削面……在这么多香甜可口的美食中,最让我喜爱的便是苏州的松子桂鱼。
   当你第一眼看到松子桂鱼立刻就会有种想吃的念头。其实我第一次吃松子桂鱼也是这么想的,再想想它那涂满红红番茄酱的身体和里面那金黄色的皮,谁见了都会馋得垂涎欲滴。再说说它的做法吧,首先把桂鱼从尾部顺着骨头往上劈,把鱼肉和鱼骨分离,两面都劈到颈部,然后把中间那根骨头砍掉不要,接着把鱼肉身上的小刺去掉,这时桂鱼只剩下头和两片大肉了,把半边肉平放在砧板上斜着改刀,只能切到鱼皮的位置然后再转过来切。
   正好是个叉叉的样子,如果不会的话就把鱼片劈一下也行,但不要劈得太深,以免油炸的时候把鱼身炸破了,接着把料酒、盐、味精、生姜、葱放到里面腌一个小时,然后把干芡粉把整条鱼都沾上,特别是鱼肉的空隙一定要把它沾上,放到油锅里炸,油温大概在七分热的时候倒入番茄沙司,一条大鱼大概要放半瓶,放入白糖和少量的盐,不要放味精,不然会很难吃的。然后放少量的水进去,接着放玉米和青豆,最后加点白醋,把鱼拉出来放到盘子上就大功告成。
   说着说着,我的口水快流出来了,有机会你一定要品尝它的美味。
  读《传说有个鹿回头》有感
  本报小记者(编号:010865)、市实验小学六·二班 桑浡智  
   刚刚接触 《传说有个鹿回头》这本书时,只觉得它是一篇普普通通的小说,没有想到它带给我的却是无边无际的感动。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血癌晚期的青年女孩去乡村支教的故事。她用活泼、阳光的笔墨突显出女教师夏媛媛开朗而坚强的性格。她来到大山之中的九里湾,这里的风景、人民给夏媛媛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师用真心温暖着每个学生,用真情呵护整个学校,她带领这些懵懂的同学成长。她教学生们唱歌、算数,感悟世界。虽然她的生命仅仅半年光阴,但她还是微笑着以最好的一面献给她爱和爱她的学生们。
   记得有一位学生给老师讲鹿回头和九头鸟的故事,在这些淳朴的大山人眼里这些故事代表着祥瑞,他们把教学有方的夏老师比作九头鸟,因为有了她,九里湾就看到了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喜欢上了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开朗、瘦弱的“豆芽菜”;会爬树、爱幻想的“树上飞”,仿佛他走到哪里都充满阳光;热心、质朴的刘婶;还有令我感动又悲悯的夏老师,冬天来临时,她已悄悄离开了人世。
   山上,冰雪正在融化,小草正在发芽,绿色就会取代白色,同时回来的,还有那逝去的鸟语花香和那张永远的笑脸。
  妈妈做的“耳朵饭”
  本报小记者(编号:030183)、牡丹区实验小学四·九班 卢亚辉
   星期天下午放学,妈妈问我:“宝贝,想吃什么饭呀”?“我想吃‘耳朵’饭,好久都没吃过了。”我高兴地回答。“好。”妈妈说着就带我回家了。
   到了家里,妈妈拿出一个面盆,冲洗干净后里面放上面粉,接着又放了一点盐。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放盐呢?”“放盐的好处很多,和的面光滑,吃着口感好,又劲道。”妈妈一边给我讲解,一边把和好的面焖上十几分钟。十几分钟后,妈妈把面放在案板上,杆成厚厚的饼,然后切成小手指粗长长的条,再把那些条切成手指肚那么大的段,然后在案板上撒上面粉后用大拇指摁着面段使劲往前划,手搓的面就卷起来了,就这样一个个可爱的“小耳朵”就诞生了。
   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把面段全变成了“小耳朵”。最后,把萝卜、土豆、豆腐都切成丁,也可以用你喜欢的菜拌面,放在锅里一炒在放一些调料,多带一些汤,把煮好的“耳朵面”盛到碗里,浇上菜。啊!又香又嫩又有嚼劲,简直是人间极品呀!
   这是我姥姥在北京向一位陕西的奶奶学的哟!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吃呀?我妈妈可是免费传授哟!
  爸爸,我想对您说
  本报小记者(编号:080018)、牡丹区中华西路小学四·二班 岳 涵
   爸爸,您的工作忙,有一些心里话我没时间跟您说,今天就借这个机会跟您说说吧。
   爸爸,首先感谢您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的一切。您为了我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能让爷爷奶奶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您努力挣钱,在菏泽买了房子,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冬暖夏凉的。而您呢?只居住在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不但冬冷夏热,而且阴暗潮湿,您的一日三餐没有着落,常常在街边吃快餐,既不卫生,又没有营养,害得您常常胃痛。爸爸,我真的好心疼您呀!
   有一次,我跟您视频聊天时,发现您的额头上有一个5厘米左右的伤疤。“爸爸您头上的伤疤怎么回事?”当时,您只是微微一笑说:“工作的时候不小心磕的,没事了,千万不要告诉爷爷奶奶和妈妈,要不她们该担心了。”爸爸,我知道您所有的伤与累都是自己扛,向来都是对我们报喜不报忧的。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来报答您,不再让您为了我们在外奔波了。
   爸爸,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您能满足我吗?我希望您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多点时间陪陪我,我也渴望有妈妈爱、爸爸疼的美好时光。爸爸,您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我真诚地对您说声:“爸爸,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