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3月0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穹顶之下》,是怎样出炉的?

1、为什么选雾霾这个题材?
   柴静:因为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陪伴、照顾她,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中,我对雾霾的感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的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
   2、这是一个怎样的调查过程?
   柴静:这一年,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
   3、防治雾霾,我们该如何做?
   柴静:我曾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去找适合我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要求餐馆安装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把这些也呈现出来,相信别人心底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我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大气防治法》修订带来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
   我将稿件发给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他们提出的惟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4、环保部长表态:将认真采纳落实媒体意见
   2015年3月1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他昨晚认真地看了柴静的纪录片,今天一早就给她发短信表示感谢。
   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值得敬佩。对柴静的报道,用积极和善意的态度来鼓励这种行为。
   陈吉宁说,面对面互动交流很重要,将认真采纳落实媒体意见。 整理/记者 陈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