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3月1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全国人大代表万连步:建设农村法治,加快农业立法脚步

本报讯 3月9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在参加山东团审议人大工作报告时表示,促进农业现代的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立法,加快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万连步表示,作为一位来自三农领域的代表,他十分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三农”开展的工作。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三农”工作,将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监督工作议题,听取审议了有关报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令我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报告将《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纳入了今年的重点立法领域,并将与农业有关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监督纳入了今年工作的重点,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世界9%耕地、6%淡水,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我们同时也消耗了全球35%的化肥,肥料利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左右,水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大量的化肥和水资源被浪费掉了,我们还面临着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考验。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关专门的法律,进一步保护好耕地质量,规范好肥料产业,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
   一是建议尽快制订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耕地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关于耕地质量的法律条文又分散于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法律体系整体功能难以发挥。鉴于我国耕地质量现状和工作实际,为保障国家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稳定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他建议尽快制订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法律。
   二是建议尽快启动肥料立法工作。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达到60-70%,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肥料投入约占农户粮食生产现金投入的40%,肥料的市场价值远高于种子、农药,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而且关乎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与种子、农药等已有相关法律的农资产品相比,肥料法制建设显得严重滞后,这不仅与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肥料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使肥料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因此,为推动肥料产业健康发展,他建议尽快启动肥料管理立法工作。
   三是建议加强农技推广法的执法检查监督力度,促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我国《农技推广法》自2012年修订实施后,对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体系,完善农技推广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依然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教育、推广、生产相互脱节,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不合理,推广经费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不理想等突出问题。
   四是建议政府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实现水分和养分综合协调和一体化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粮食增产增效的最佳途径。近年来,虽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但因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且在节水灌溉行动中存在重设备、轻技术的现象,没有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同时,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分属不同政府部门,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导致推广出现不同步、不配套等现象,也严重浪费了政府资源。因此,他建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我国三农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