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4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从《史记》到《黄帝内经》,3年翻遍百余本专业书籍
60岁大学保洁员成“学霸”
一辆三轮车、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本书,范义山每天上班就带着这些物件。干完活后,他就会坐在校园的石凳上看书,这成为菏泽学院校园里的“靓丽风景”。
他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求学的大学生,今年60岁的范义山仅仅是菏泽学院校园里的一名保洁员,因为喜欢读书,被大学生们亲切地成为“学霸大爷”。
从《史记》到《黄帝内经》,三年读书百余册
3月30日下午,牡丹晚报记者在菏泽学院植物园见到范义山的时候,他正在读《隋唐英雄传》,绿色的工作服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看起来似乎并不相配,两只眼睛凹陷在布满皱纹的脸上。
范义山是牡丹区北城办事处文苑社区的居民,已在菏泽学院做了3年多的保洁员。每天早上5点,他准时起床,骑着三轮车半小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间隙,就是他看书的时光。为了看书,他会提前干活。
“《史记》、《左传》,还有《易经》、《黄帝内经》,这几年已经读过一百多本书了,大部分都是‘大部头’。”范义山笑着说。
“有时候虽然不一定全部读懂,或者全部记住。但是读了就能长见识,像读历史类的书,就能了解那些名人是咋成功,咋失败的。”
为了买书,范义山经常逛书店,专挑一些打折和喜欢的书。“我的工资不高,但是少吃点,少喝点,就能买到不少书,也很合算。”范义山说。
钻研技术不分白昼,28岁患偏瘫
儿时的范义山,家庭条件很差,但是他却十分喜欢读书。那时候,每天晚上,他都会借着煤油灯读书。“家里的煤油少了很多,俺娘就问俺咋回事,结果就被打了一顿!”说起往事,范义山嘿嘿地笑起来。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正在读中学的范义山不得不放弃学业。为了凑够工分,换更多的粮食,他一门心思在地里干活,耽误了十年的读书时间。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而这时的他已经耽误了考大学的最佳时机,“没能上大学,一辈子的遗憾啊。”范义山眼里泛出了泪花。
范义山爱学习的习惯却没有变,他希望通过学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来到镇上的修理铺,做了一名修潜水泵的学徒。白天干活,晚上看书自学,凭着这股韧劲,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机电大师”。
“那时候很喜欢钻研技术,白天工作,晚上读书研究。”范义山说。然而,由于过度劳累,年仅28岁的范义山患上了偏瘫。出院后,范义山就在家干些杂活,但依旧没有放弃读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成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
大学生叫他“学霸大爷”,教授赞他“正能量”
“平时他很少和我们说话,喜欢—个人坐在植物园里看书。”和范义山一起工作的徐大娘说,老范就是个 “书虫”。
范义山喜欢看书的习惯感染了很多人,被大学生们称为“学霸大爷”。
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刘康说:“大爷都这么努力,我有时候却很浮躁。每当学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起大爷认真读书的样子。”
菏泽学院初等教育系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的陈慧拍了—组范义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中,引来上百位同学转发、点赞:“有梦想就有希望,又有谁知道其中的辛酸?一位保洁大爷都能够争分夺秒地学习,我们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
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退休教授宋聚轩说:“范老先生其实就像是 ‘一块正能量碑’,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不仅感染到学生,连周边的老师也应该以他为榜样。
他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求学的大学生,今年60岁的范义山仅仅是菏泽学院校园里的一名保洁员,因为喜欢读书,被大学生们亲切地成为“学霸大爷”。
从《史记》到《黄帝内经》,三年读书百余册
3月30日下午,牡丹晚报记者在菏泽学院植物园见到范义山的时候,他正在读《隋唐英雄传》,绿色的工作服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看起来似乎并不相配,两只眼睛凹陷在布满皱纹的脸上。
范义山是牡丹区北城办事处文苑社区的居民,已在菏泽学院做了3年多的保洁员。每天早上5点,他准时起床,骑着三轮车半小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间隙,就是他看书的时光。为了看书,他会提前干活。
“《史记》、《左传》,还有《易经》、《黄帝内经》,这几年已经读过一百多本书了,大部分都是‘大部头’。”范义山笑着说。
“有时候虽然不一定全部读懂,或者全部记住。但是读了就能长见识,像读历史类的书,就能了解那些名人是咋成功,咋失败的。”
为了买书,范义山经常逛书店,专挑一些打折和喜欢的书。“我的工资不高,但是少吃点,少喝点,就能买到不少书,也很合算。”范义山说。
钻研技术不分白昼,28岁患偏瘫
儿时的范义山,家庭条件很差,但是他却十分喜欢读书。那时候,每天晚上,他都会借着煤油灯读书。“家里的煤油少了很多,俺娘就问俺咋回事,结果就被打了一顿!”说起往事,范义山嘿嘿地笑起来。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正在读中学的范义山不得不放弃学业。为了凑够工分,换更多的粮食,他一门心思在地里干活,耽误了十年的读书时间。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而这时的他已经耽误了考大学的最佳时机,“没能上大学,一辈子的遗憾啊。”范义山眼里泛出了泪花。
范义山爱学习的习惯却没有变,他希望通过学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来到镇上的修理铺,做了一名修潜水泵的学徒。白天干活,晚上看书自学,凭着这股韧劲,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机电大师”。
“那时候很喜欢钻研技术,白天工作,晚上读书研究。”范义山说。然而,由于过度劳累,年仅28岁的范义山患上了偏瘫。出院后,范义山就在家干些杂活,但依旧没有放弃读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成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
大学生叫他“学霸大爷”,教授赞他“正能量”
“平时他很少和我们说话,喜欢—个人坐在植物园里看书。”和范义山一起工作的徐大娘说,老范就是个 “书虫”。
范义山喜欢看书的习惯感染了很多人,被大学生们称为“学霸大爷”。
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刘康说:“大爷都这么努力,我有时候却很浮躁。每当学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起大爷认真读书的样子。”
菏泽学院初等教育系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的陈慧拍了—组范义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中,引来上百位同学转发、点赞:“有梦想就有希望,又有谁知道其中的辛酸?一位保洁大爷都能够争分夺秒地学习,我们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
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退休教授宋聚轩说:“范老先生其实就像是 ‘一块正能量碑’,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不仅感染到学生,连周边的老师也应该以他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