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4月1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B11]

国家领导人与菏泽的牡丹情缘

□本报记者 姜培军
   1982年,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来菏泽视察,指示“要建设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
   1985年10月,菏泽花农赵孝武、赵孝知走进中南海,为周恩来故居补栽牡丹;
   1994年,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菏泽,并题写“中国牡丹之乡”;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表示:今天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右图)。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菏泽因牡丹而与多位国家领导人结缘。
  让群众四季有花看
   花开九州醉,香邀四海宾。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走进展厅、车间了解牡丹开发情况。得知牡丹不仅可观赏、药用,还炼出牡丹籽油,开发出茶、精油、食品、保健品,总书记十分感兴趣。他拿起一瓶牡丹籽油,打开瓶盖闻了闻,询问定价、产销情况。他表示,今天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菏泽牡丹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广大市民因此而倍受鼓舞。
   “曹州牡丹园的建设发展,与国家领导人关心爱护密不可分。”曹州牡丹园负责人王汝昌感慨万千。曹州牡丹园四季温室内的牡丹通过反季节栽培技术,实现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可见牡丹盛开的美景。三十多年前,这曾经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梦想。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菏泽先后建起赵楼牡丹园、李集牡丹园等。1982年,胡耀邦在视察牡丹园时,亲自提议规划重建,将其定名为“曹州牡丹园”,并指示:“要建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随后拨专款用于牡丹的开发和保护,实现了菏泽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次质的飞越。
   在胡耀邦同志视察菏泽后不久,省政府拨专款建设曹州牡丹园、古今园、百花园等“三园”。1983年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牡丹园——曹州牡丹园宣告建成。
  菏泽牡丹栽进中南海
   1985年10月的一天,在中南海周恩来故居,菏泽花农赵孝武带着家乡父老的重托,满怀崇敬之情,正埋头栽植着从菏泽精选来的牡丹。忽然,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辛苦了,老同志。”赵孝武忽地站起身,敬爱的邓颖超同志,正站在身后亲切地和他打招呼。顿时,赵孝武热泪盈眶。
   临来的时候,有关领导交待说邓颖超同志行动不便,如果她接见,一定要迎上去,千万别让她走下台阶。谁知道,就在赵孝武专心栽植牡丹时,邓颖超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邓颖超用双手握住满是泥土的大手说:“你来给我栽植牡丹,是难得的客人。我谢谢你了。你来我这里,不容易,一定要吃了饭再走。”邓颖超一连挽留了三次,直到国务院的工作人员说已经准备好饭了,她才松开了手。
   赵孝武回到菏泽后,赵孝知接替他进京。赵孝知回忆,邓颖超要留他吃饭,他说自己去吃工作餐。邓颖超说:“你是帮我们栽植牡丹的,是我的客人,你走我就生气了,我已经安排厨房做好饭了。”无奈之下,赵孝知和邓颖超一块吃了一顿饭。“哪里是山珍海味,就是家常便饭,几个平平常常的菜。”赵孝知回忆说,“她那么平易近人,就像自己的老大姐。”
   后来,赵孝知应邀到到胡耀邦同志家中去管理牡丹。“进门后,胡耀邦同志亲自拿起暖壶,给我们倒了一杯水。我慌忙站起来,要自己倒,他说‘你坐着,你是我请来照顾牡丹的,你是客人。’”时过多年,但赵孝知依然对这一幕记得清清楚楚,“作为总书记,他是那么大的领导人,那么和蔼可亲,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何鲁丽与凝香园
   位于菏泽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岳楼村的凝香园,是菏泽三大牡丹园之外的另一比较著名的牡丹园,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何鲁丽手写的“凝香园”三个大字,被刻在园内一座三米多高的石碑上。明万历年间,何家五世祖、当朝御使何尔健购买此园,在原来花园的基础上扩建,修建“凝香园”。
   何家花园优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驻足留念,何氏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英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何思源和他的女儿何鲁丽都是何家的骄傲。2011年4月8日下午,回乡省亲的何鲁丽说:“何家花园既是何氏家族的,也是整个菏泽的文物。”
  叶剑英命名“玉石粉”
   菏泽王梨庄村民王文德,人称 “牡丹王”,1951年至1981年应聘去北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管理牡丹,并先后多次将菏泽牡丹200多个优良品种引到景山。据悉,“玉石粉”这个牡丹名字,是叶剑英元帅与郭沫若共同命名的;“红艳艳”这个名字,是他同万里一起构思的。
   1985年3月,为扩大菏泽牡丹知名度,原菏泽市在北京举办以牡丹为题材的菏泽牡丹书画展,并配展菏泽牡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到馆参观祝贺,并仔细观赏牡丹字画与盛开的牡丹鲜花,称赞“菏泽真了不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上将,在参观书画展时,看到盛开的牡丹花,赞不绝口:“冰天雪地的时候,能看到‘花中之王’怒放,北京人的眼福不浅。”高兴之余,他挥毫写下了“花墨相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