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5月0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9]
孟秀银:

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儿媳十二年

□本报记者 长天 朱 静
   5月10日是母亲节!每个人说起母亲,都会暖流涌动,心怀感恩。因为母爱是最无私的爱,是只会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的帮扶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沐浴着母爱一天天成长。
   为庆祝母亲节,给所有母亲送去最深情的祝福,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位“最美母亲”,让读者从她们的默默奉献中,感受母爱在平凡中的伟大!
   当儿媳因脑血管破裂病瘫在床后,她不离不弃,像亲妈一样照顾着儿媳;在儿媳病危时,不少人都劝她放弃抢救,但她依然日夜守护在儿媳的病床前,一照顾便是12年。郓城县南赵楼镇六和苑社区一个平凡住户家里的古稀老人孟秀银,用她的行动诠释着博大、无私的母爱,其眷眷亲情被传为佳话。
   孟秀银今年76岁,2003年4月21日,她的儿媳褚桂珍因脑血管破裂,造成身体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从此,孟秀银承担起照顾儿媳的重担。
  儿媳突发疾病,卧床不起
   昨日,牡丹晚报记者驱车前往郓城县南赵楼镇六和苑社区,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却不失干练的孟秀银老人。牡丹晚报记者赶到孟秀银老人的家中时,她正陪着自己的儿媳在门口晒太阳。
   “那是2003年的4月21日,正值麦收,也正是桂珍生下二儿子第40天。”孟秀银陷入了回忆,“当时我下地干完活,回到家正准备吃饭,就发现桂珍趴在那一动不动,我就感觉不妙。她醒过来后便口吐白沫,外带不停的吐血,当时给她擦血的卫生纸都把垃圾篓装满了。”
   天降横祸,让人措手不及。此前除了几亩地,就靠丈夫一人在外做木工活的微薄收入养活全家。儿媳病了,需要人照顾,更需要钱治病,儿子也不得不外出打工了。本以为侍候完月子可以好好歇一歇的孟秀银,没想到又面临儿媳病倒的现实,既要看护襁褓中的小孙子又要照顾儿媳妇,孟秀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面对这种现实,孟秀银没有任何怨言,毅然接过照顾儿媳和孙子的重担,她说:“只要我还能动弹,我就得帮着儿子撑起这个家,让他安心的在外打工挣钱。”
  把儿媳当闺女一样照顾
   就这样,孟秀银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照顾儿媳和孙子身上。她每天五点钟就起床做饭,帮着儿媳洗漱完毕还要一口一口地喂饭喂药,照顾完儿媳还要照顾小孙子。每每忙完的时候饭都是凉的,吃上几口,还要洗床单、洗衣服、洗婴儿的尿布,张罗一日三餐。
   由于儿媳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都是孟秀银给她端屎端尿。每晚临睡前,孟秀银还要帮儿媳擦洗身子,希望她能睡得安稳点。而等忙活完这一切,老人已经累得腰酸背疼。“我清楚记得儿媳刚犯病那年春节,过得可狼狈了。”孟秀银告诉记者,“我得抱着几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孙子,老伴下饺子,年仅7岁的大孙子烧锅,大孙子那时还没锅台高呢。儿子谭继养照顾着媳妇,最后吃着煮得烂乎乎的饺子,全家人不禁抱头大哭。”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孟秀银没有一句怨言,她就希望这个家能够渐渐好起来。还好,孙子慢慢长大,渐渐懂事,也能多少替奶奶分担一些家务。经过孟秀银的精心照顾,这两年,褚桂珍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渐渐能够在婆婆的搀扶下走上几步,吃饭也能部分自理。
   “等我身体好了,一定好好孝顺俺娘。”褚桂珍结结巴巴地说着,她眼神里充满了对婆婆的感激。
   “在照顾她的这12年里,我几乎都足不出户,别说出去走走了,就连女儿家(距离住的地方不到10公里)去的次数一把手也数得过来。”孟秀银告诉记者。
   “心里就把她当成了闺女来看,嫁到咱们家就是咱闺女。”孟秀银老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我都会继续下去。”
  希望孩子们都能幸福
   当记者问及老人还有什么愿望时,孟秀银闭眼寻思了一会说道:“4个儿子1个女儿都过得不错,我都当上老奶奶了,也没什么所求了,就是希望孩子们幸福、快乐。老四家(谭继养家)的老大顺顺利利考上大学,考个好学校,这可是俺们家第一个大学生啊!”
   “孟秀银家里的情况我们也都清楚,2011年我们便将褚桂珍家纳入了低保户。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会给他们家送去米、油、面等生活用品,改善一下他们家的情况。”郓城县南赵楼镇六和苑社区郭谭支部书记孙学庆告诉记者。孟秀银这个已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坚定地帮助儿子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这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她的故事被乡亲们津津乐道,传遍了南赵楼的十里八村,给乡亲们竖起了一盏爱德的明灯,照亮了每一个处在困境中的家庭,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