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5月1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3]

罗锅三爷爷

□宋致国
    自从我的小文 《门前起落运河帆》《老家的煎饼筐》发表之后,好多读者总要问:有没有罗锅三爷爷这个人物?特别是两位写影视剧的朋友总是问了又问,甚至将小日本鬼子的枪子隔着四层煎饼没有让子弹打中罗锅三爷爷的细节,就整整问了四回!
   当然,我的回答是确有。
   且在我热血沸腾的年代,三爷爷的英雄事迹不但时时激励着我,而且激励着微山湖畔、运河两岸方圆几十里的小伙伴们。这让宋家闸以及周围村庄的人们拉起来,都无不觉得是个骄傲!
   怎么能说不是骄傲呢?提起三爷爷赤手空拳打死九个鬼子的时候,满打满算他才虚岁十二。我是不记得三爷爷年轻时怎样英俊的,听大脚二奶奶说,三爷爷没成为抗日英雄之前,是高高挑挑的标致小伙。招天杀的日本鬼子一来,打破了运河两岸的宁静,算起来三爷爷十岁就抛头洒血的参加了抗日。那是鬼子来咱微山湖作恶的第二年,运河支队一成立,小鬼子在微山湖上就基本不敢再横冲直撞,而是作弄到河面上没有遮挡的老运河上开着“洋驴子”(汽滑子)耍威风。
   那是一个稍有雾气的春日清晨,九个小鬼子从常家口据点开着洋滑子一路“嘟嘟”着逆流而上。撒着野欢,如入无人之境,直等到了宋家闸跟前才稍微减速:按说,平时小鬼子可都是那样开着走的,孰料,那天洋驴子刚进闸口就“呲”一声熄了火…… (后来才知道那是三爷爷早做下的手脚)
   接着沙礓 (一种沙滩上特有的像石头的东西)砖头就飞蝗般从天上砸下来,转眼,就把小鬼子砸懵了,一个个抱住头,不知往哪拱。这事要摊着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会一鼓作气立马拿下,可作为当时年仅十二岁主将的三爷爷带的 “队伍”,哪经过这样的阵势?看着小鬼子一个个撅着屁股,拱着头的狼狈相,年龄最小的二楞子竟“哧”一声笑了。这一笑不大要紧,立马就露了馅,一个猪头小鬼子转眼翻身摸到了船舱里的机关枪……
   不要说,只要这机枪一响,这战局就立马另写。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嗖”一声,三爷爷从一丈多高的闸背上飞身而下,直直地砸向摸机枪的小鬼子。
   正是小鬼子搂响第一响的同时,三爷爷一头不偏不斜地栽在小鬼子的脖颈上,从一丈多高砸下来,那是怎样的冲击力?加上下边机关枪咯着,生生就把小鬼子的头“切”下来!而且也就因了小鬼子抠动的这一声枪响,引来了在附近路过的运河支队,当然九个小鬼子“一个也不能少”地全部见了阎王,而我高高挑挑的三爷爷,从此也就成了“三罗锅子”。
   至于在血战台儿庄战场上,隔着四层煎饼日本小鬼子子弹没有打中三爷爷的细节,那是读者对于我老家煎饼的韧性还并不了解。我是在《老家的煎饼筐》一文里仔细介绍过山东煎饼的。在咱山东煎饼中,当然是滚子煎饼最没韧性,泰安的酸煎饼次之。我老家那煎饼,只要不是光高粱做的,那就充满了咬不动的韧性。要不,我的乡亲们怎么会把它称为 “蔫拧”,外地朋友一吃这煎饼就累得直叫牙骨疼呢?何况三爷爷的煎饼是刚经过溜的,那软中带韧简直赛过牛蹄筋!更何况那是整整三卷!  听三爷爷说,当时他腰正塌着,使劲往前推车,子弹“嗖”一声打在腰间好似有人猛然推了一把,转眼间三爷爷两眼发黑,一头扎在地上,一个小鬼子满以为捡到了“外快”毫无顾忌地跑过来伸手就去拽车上的公鸡、小米。谁知小鬼子一拽,那公鸡一叫立马就惊醒了被子弹“顶”懵了的三爷爷!三爷爷睁眼一看,见小鬼子正撅着腚要拽“支前”的老公鸡,说时迟那时快,三爷爷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伸手拽下肩上的车袢(推车用的带子)套小鸡似的一下子将小鬼子勒住,死死地直至将小鬼子送回老家……
   无疑, 三爷爷是有名的抗日英雄!
   这,绝不是我自己说的,鲁南抗日日志上记着,县里县志上印着。
   然而到我记事时,三爷爷却像平常人一样,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且因了他的腰骨,似乎矮人半截。早晚在街上见到他,就见他腰总弓到九十度,为了保持平衡,常用两手抠在腰带上(那时还大都没有西式裤,两手不能放在兜里),见谁都是乐呵呵的。
   看过我散文《宋家闸纪事》的知道,前些年宋家闸穷,大水围着,十六年没进过媳妇,更何况三爷爷腰弯成那样。没承包土地时,三爷爷就在生产队里喂牛,后来分开了,三爷爷就离开牛棚,独自一人搬到湖东大堤上,看树。只有逢年过节了村里才想起来给他送块肉。
   清明节时我让孩子带了已念初中的小孙子回家祭祖,回来让他讲一讲回家见闻,不想他专门提到了三爷爷:
   您还记得湖东大堤上那个罗锅子吧?想不到他会是抗日英雄!
   我听了心里不由一颤:
   看来以后得多让孩子回家走走,要不,连老家是哪都会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