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6月1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炎炎夏日,市卫计委率先献血,好样的!

——市卫生计生系统无偿献血践行“四德工程”建设侧记
□牡丹晚报记者 董 慧
   由于天气炎热,又正值麦收大忙时节,近期献血者明显减少,血液库存紧张。为确保我市医院病患需要,近日,市卫计委在践行“四德工程”活动中,倡议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全体人员奉献爱心,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献血,争先恐后
   6月10日上午,市中心血站的大厅内爱意融融,笑声朗朗,市卫生计生系统部分员工积极响应市卫计委关于开展无偿献血推进 “四德工程”建设的号召,自发来到这里,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之轩早早赶来,组织本次献血活动。市卫计委主任闫传银捋起袖子,第一个坐到献血椅上。副主任李允贵、李德亮、张佩宪、赵胜利,市卫计委党委委员、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杨继香等也先后来到现场,填表、体检,参加献血活动……
   在他们的带领下,前来献血的人员络绎不绝,不到9点,献血大厅内已经挤满了人,大家认真填写献血登记表,并依次接受验血型、检验、采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最近因为天气炎热,菏泽血库告急,血源紧张也影响到了医院急救的开展和部分病人的救治。为应对这种情况,市卫计委号召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工作人员踊跃献血,确保医院病患需求。”市卫计委主任闫传银表示,倡议书发出后,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大家踊跃报名、争先恐后。
   献血过程中,杨继香从容的眼神中写满了坚定。她说:“献出自己的热血,他人的健康就多一份保障。我身边很多人都是献血‘标兵’,他们的献血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也渴望为别人的生命付出一份努力。”
   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市卫计委分批组织人员参与献血,第一批参加献血的有40多人,成功献血32人,献血1万余毫升。
  故事,感人肺腑
   今年52岁的余世军是卫生和计生综合监督局的一名职工,虽然是第二次献血,但他依然有些紧张。“单位发动干部职工无偿献血,我就赶来了。马上就到世界献血日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个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更何况,经常献血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使它处于活跃状态。”余世军的话虽朴实,却掷地有声。他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献血者,以后会更加关注无偿献血,把这种不求回报的献血精神发扬光大。
   “感觉挺好的!”市卫计委电子政务中心的贾主任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参加无偿献血,已经非常淡定从容了。他说:“我知道在很多医院,一些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输血救治,失去了生命。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幸福。有些人担心献血后身体免疫力下降,其实,献血之后,体内会再生一部分新鲜血液,使人的血液系统更好地循环,身体也更加健康了。”
   提及第一次献血,庞洪波说,那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身为市卫计委医学会办公室负责人,他至今已完成无偿献血1600毫升。相比二十年前,现在国家对无偿献血的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详尽的规定,比如间隔时间、检查标准、采集要求等等,都是全国统一的标准。无偿献血的职工,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奉献了爱心。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在社会上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处于困难中的人们增添一份温暖。大家献出的血是有限的,而献出的爱是无限的,“捐献一份血液,彰显无私爱心”,这正是本次献血活动的真实写照。
   赵海茹是市卫计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40岁。因为知道夏季是献血淡季,她曾两次前来,但均未成功献血:第一次是因体重不达标,太瘦了;第二次又忘带身份证了。赵海茹笑着对记者说:“这次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我就又赶来了!”
   在针头扎入血管的一刹那,赵海茹皱起了眉头、微微闭上了眼。抽完血后,她说:“我虽然害怕打针,但我知道无偿献血是一种爱心传递,希望能为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市中心血站站长巨昆表示:“无偿献血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近年来,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市也连续九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无偿献血已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在2015世界献血者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血站全体员工,向全市广大无偿献血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这个爱心团队中来,为社会也为自己奉献一份爱心,为需要血液的人们提供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