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6月1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点亮群众心中那盏灯

每名群众心中都有一盏灯,有待我们用真情去点亮。多年来,成武县公安局始终将“让人民满意”的最高标准根植于心,将亲民爱民作为工作主线,用务实、高效、实干的行动铺就一条大美的亲民爱民之路,真正点亮了百姓心中的灯盏,温暖了众人的心窝。
  一句“不满”引发的“蝴蝶效应”
   今年5月,成武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一起入室盗窃案告破后,民警照例打通电话,倾听受害群众对案件办理是否满意。在破案之后,一名七旬老大娘却直言 “不满”。原来,这位老大娘被盗的万余元现金,是她一年多省吃俭用给孙子攒的学费、生活费,是她的“活命钱”。现在虽然案件告破,但赃款已被挥霍,老人不能接受。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连续多日来到嫌疑人家中,对他的妻子开展工作,最终为老大娘挽回8000元钱。
   事后,成武警方没有将此事当作单独个例草率对待,而是展开了一场全警参与的思考与讨论。此后不久,一份满含爱民热忱的 《关于加强追赃挽损工作的意见》迅速出台。《意见》要求,全警要树立 “破案必追赃、追赃必退赃”信念,将追赃挽损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一环,要求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切实为人民群众着想,加大追赃力度,千方百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对赃物去向没有查清的、有赃物没有追缴的、有账户没有冻结的,案件就不算完结,办案民警就要负责到底。
   这一份 《关于加强追赃挽损工作的意见》注明了行动开始的时间,却没有结束的日期。这张用追赃链条为百姓财产织起的护民网,将一直系在成武民警的腰间、紧攥在他们的手上。
  走出温暖,送出真情
   亲民爱民,不仅要做到案件中尽职尽责,更要关注辖区内百姓的日常生活。
   大田集镇居民小玲今年9岁,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随后她的母亲也远走他乡,留下年幼的她和爷爷奶奶艰难度日。4月16日,大田集派出所所长来到9岁的小玲家,将慰问金和慰问品交给小玲和她的爷爷,并仔细询问了小玲最近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全体民警按照 “执法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亲民化”的总要求,坚持领导带头、访千家进万家,集中开展了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单位、走进学校等一系列亲民活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努力打造公安机关 “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警民关系,争取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在走访活动中,成武县公安局共收集到了1865条意见,对于涉及到的单位和民警进行集中整改。在回访阶段,重点结合群众工作创新工程的测评内容,指挥中心、刑警大队、治安大队、出入境管理大队及各派出所等接处警、窗口服务以及案件主办单位,对今年以来的服务对象和案件当事人进行抽查回访,特别注意收集他们反映的每一件具体问题,对在电话回访中有不满意的当事人上门走访,确保被回访对象满意。
  细节彰显为民服务决心
   走进成武县公安局户政大厅,可以看见等待区贴着各种办事工作流程、所需材料,大厅一角放着饮用水、报刊等,处处透着温馨和亲切。
   日前,家住永昌办事处的王大爷想给60多岁没户口的老伴办理身份证,民警耐心告知他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并让他填写 《公安便民服务回执单》。1个月后,社区民警将新身份证送上家门。
   王大爷说,若没有警务室民警“跑腿”,他至少要跑两趟派出所和一趟县城,来回100多里地。“原来听人说办个身份证很麻烦,现在人家民警啥都给我准备好了,省时省事又省心。”王大爷的话中满是欣喜。
   成武县公安局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管理、执法和服务,运用警务实战扎扎实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捧出的是温暖真情,彰显的是亲民爱民风范,得到的是群众满意的评价。
  通讯员 刘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