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6月1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4]
广州警方打掉以销售保健品为名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抓获33人

电话卖假药月骗500万元

家住广东省广州市增城新塘的黎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减肥产品广告,说能减肥瘦身、排毒养颜,就拨打广告中的客服电话咨询,却落入一环套一环的圈套——客服免费为她答疑,推荐“特效药”助她排毒,介绍专家为她治疗,威胁法院起诉、扬言公开隐私……一番折腾下来,黎女士先后转了6.3万多元的“药费”给对方。而药没多少,黎女士用完却出现了皮肤灼伤、感染。
   近日,广州增城警方在广州市天河区找到这个“健康咨询”公司的两个窝点,打掉一个以销售保健品为名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抓获33名犯罪嫌疑人。
   6万元买 “特效药”,没病吃出病
   黎女士告诉笔者,今年3月,她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那则保健品广告后,便拨通了客服电话。客服很热情,详细询问了黎女士的身体情况后告诉她:“你的体内有毒素积累,需要排出毒素才能恢复身体健康。”客服还免费为黎女士开出了一个中药药方。
   用了对方第四次寄来的药后,黎女士真的排出了异物,却出现了腹痛、感染等症状。她到医院检查,医生也吓了一跳。原来,对方给她的栓剂有很强的刺激性,她的皮肤已经被灼伤,并出现了感染,排出的异物,其实是灼伤后褪掉的老皮。为此,黎女士不得不住院治疗。
   买来“三无”产品,电话卖力推销
   接到黎女士的报警,增城警方马上组织侦查发现,向黎女士兜售保健品的客服、“主任”、“院长”,都来自天河区黄村的一间健康咨询公司,并不具备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的资质。
   公司内部被分成了5个独立隔间,每张办公台配备一台电脑和一部声讯电话。
   该窝点共有近200人。嫌疑人交代,园区的另一栋写字楼还有一个窝点。民警随之又端掉一个100余人的电话诈骗团队,共带走33名犯罪嫌疑人。
   嫌疑人交代,2014年4月起,他们注册了两间健康咨询公司,通过话务组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给回访组,回访组再逐一打电话“售后回访”。他们分别扮演“客服”、“主任”、“院长”等角色,连哄带吓让事主购买所谓的特制药品,动辄上万元。一旦事主发现受骗,他们便说药已配好,如不付款,便提交电话录音向法院起诉,并在网上公开事主的个人隐私。
   业务经理月入7万,全国千人受骗
   为掩人耳目,该诈骗集团注册两间健康咨询公司,各聘请一名法人代表,全权代表股东管理公司。嫌疑人交代,公司的普通话务员,每月底薪大约1500元,“销售额”超过5000元可以拿提成,最多可拿到个人当月销售总额20%的提成。团伙中的一名业务经理供认,团伙每月净销售额大约在500万元左右,一个普通业务经理平均每个月也能拿到7万元左右。
   为了保证 “工作质量”,团伙编制大量对话剧本、套词,甚至总结了一套“疏通、激活、排毒素”的“诈骗秘籍”,每个话务员上岗前,都要接受培训。
   据警方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约有上千人受骗,目前已核实案件150余宗。至今为止,每天都还有事主拨打该团伙的咨询电话。 张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