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6月1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根据地

延安马列学院是当时延安最高学府,如果没有革命经历,较难录取。1938年11月,凌静和几个同学报名后,正在焦急等待发榜,看到有人在学院的组织部门做不正当的交易。这种在“国统区”司空见惯的事,居然也在“革命圣地”发生,凌静非常义愤。她鼓足勇气,直接找到时任中央组织部的领导陈云同志,告了一状。
   她对陈云同志说:“这种事在国统区可以有,根据地不可以有;国民党可以有,共产党不可以有;西安可以有,延安不可以有!”
   陈云同志十分赞赏凌静的见识和勇气,凌静走后,他对秘书说:“难得,难得。”
   后来,陈云同志在公开场合赞扬了凌静,并破格录取她进入了延安马列学院。在马列学院的一年半时间里,凌静度过了她一生最幸运的时光,实现了她人生最高理想——站在火红的党旗下,宣誓入党。
   凌静心中也曾暗喜:你郭影秋不让我入党,我在延安入了党,在“革命圣地”入党了,在毛主席身边入党了!你还敢说我“小资”吗?
   虽然凌静是和郭影秋闹情绪分离的,但她毕竟在心里还思念着郭影秋。他们四年没有通信,只知道郭影秋已成为冀鲁豫边区湖西区主要负责人之一。1939年底湖西根据地搞“肃托”,错杀了几百名优秀干部,不知郭影秋是否还活着。如果郭影秋被杀害,她将是多么悲伤和负疚。
   1941年2月,中央组织干部支援苏北根据地,凌静被批准参加。这支队伍有80多人,大部分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其余的人也大都打过仗。队伍里有6名女同志,其中4名也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惟凌静和一名叫李剑的女同志从未参加过战斗。
   上级专门挑选了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负责照顾凌静。他的名字叫柯邦坤,江西宁都人,1931年参加革命,24岁。柯邦坤对凌静说:“知识分子是党的宝贵财富,你又是个女同志,我的任务就是护送你。碰上危险,宁可我被打死,不能让你被打死;如果你被打死了,尸体也得拖回,不能落在敌人手里……”凌静听后,笑了,“老红军”比自己还小五六岁呢。可她不知道,柯邦坤虽然年纪小,但却身经百战。抗战初期,他在山东受了伤,被送到延安养伤,又上了抗日军政大学。
   1941年4月中旬,干部队从二十里铺出发。出发前夕,朱德、徐向前来送行。24日从葭县渡黄河,开始了历时一年、跨越5省、行程6000里的挺进敌后的征途。
   这一年的艰苦历程,对凌静来说真是从未有过的壮举。一过黄河,进入敌占区,就是大片的荒芜,常常几十里见不到一个村子。好不容易走进一个村子,也是房屋烧光,空无一人,无粮无水,令人不寒而栗;连续的夜行军也使凌静力不从心。
   凌静后来回忆说:“过同浦路前,连续几夜的行军,我实在困得不行,走着走着闭眼睡着了。那时真有睡着觉走路的。柯邦坤看我不时撞在前面人的背包上,怕我丢了,每晚行军时用根绳牵着我走。有一天晚上,我实在又累又困,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竟躺在一个地沟里,周围一片漆黑,静悄悄没有一点儿声音,队伍早不知走到哪里去了。当时我怕极了,不知朝哪个方向去追部队,真是哭都没人应啊!这时,忽然听见远处有悄悄呼唤我的声音,我赶忙回答。原来是柯邦坤发现没了人,又返回来找我。我当时真是又惊又喜又发愁,愁的是即使有了他,我们在这漆黑之夜到哪里去找部队呀!柯邦坤毕竟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既沉着又有丰富的经验,不时趴在地上,摸马蹄印子判断部队的去向,终于在天亮后追上了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