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7月0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2]

“青铜之子”吴晓光

□本报记者 姜培军
   当薄薄的宣纸遭遇厚重的青铜器,将会是怎样一番奇伟瑰丽的景象?记者7月5日在菏泽同喜堂艺术馆见到被艺术界誉为“青铜之子”的吴晓光时,不禁惊叹于他在艺术领域的开拓之力。
   一群艺术爱好者围拢在吴晓光周围。只见他刷刷点点,涂涂抹抹,锈迹斑斑的青铜器配以秀颀的兰花或轻盈的羽毛,灵秀典雅的画面把人带入时光流转、隔世怀旧的意境中。青铜器入国画,艺术爱好者们直道 “开了眼界”。吴晓光1969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少年时代即学书法、国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晓光早年画过山水、花鸟,几年前他将目光投到他人较少关注的青铜器上。为了画好青铜器,博物馆、展览馆成为吴晓光常去的地方。他采集了无数的高清晰图片并研读了大量文物类的书籍,从纹饰到造型,从断代到出处,吴晓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天道酬勤,近年来吴晓光的青铜器系列佳作连连问世,备受书画专业机构和人士的好评。
   在创作过程中,吴晓光不遗余力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开掘,学养的加深丰富了作品的内涵。青铜器使画面更为丰富厚重,也使画面之外的语言外延无限延伸,空间以得尽可能的拓展。欣赏吴晓光的青铜系列国画,浓郁的文人气息迎面扑来,这与他的书法是分不开的,清人周友莲说:“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吴晓光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以书入画,充分利用书法用笔的线条组合来加强画面的韵律感。
   青铜器皿厚重、沧桑、颜色深沉,充满阳刚之气,吴晓光在处理画面时,多搭配羽毛、兰草、荷花、青瓷等灵动飘逸的景致,一阳一阴、一重一轻,构建了富有情趣意味的画面,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此,他在书画界获得一个雅号——“青铜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