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7月0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B3]

36天,菏泽4骑友一路骑行到拉萨

骑友平均51岁,单车骑行八万里
□牡丹晚报记者 武 霈
   就要启程返乡了,昨日,驻足在拉萨街头,许洪涛、朱永久、邵光正、房红磊这4位“千里走单骑”的菏泽汉子感慨颇多。
   5月30日从菏泽大剧院出发,一路骑行到
   拉萨布达拉宫,他
   们用了整整36天。
  横穿中国的想法,他们一拍即合
   许洪涛今年46岁、朱永久60岁、邵光正53岁、房红磊45岁,四人平均年龄51岁。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完成“单骑入藏”与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
   “无数旅行者通过各种方式踏上中国最美的国道,只为到达布达拉宫。诱惑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前赴后继?于是,‘入藏’这一想法便在我脑海中扎了根。得知我的这一想法,他们双手赞成,在说服家人、安排好时间后,我们的进藏梦就开始了。”许洪涛说,“进藏有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我们商量后选择了川藏线。”
   看似临时起意的旅行,殊不知许洪涛他们准备了近两个月,路线规划、购买各类药品、衣服和自行车配件、装备……“多数入藏的骑友会选择在成都入藏,这将大大减少骑行路程,但为了完成横穿祖国的梦想,我们决定从菏泽出发。”
   5月30日,许洪涛四人从菏泽出发了,经郑州,走洛阳,渡三门峡,穿过西安,翻越秦岭,直奔四川蜀道。
  “暴风雪+高原反应”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相对于古
   人的步行爬坡,常年骑行的许洪涛等人更担心下坡。由于多处地段地势较陡,下坡很难刹车,他们多次险些冲出车道,飞入悬崖。“下坡时,车速非常快,几乎刹不住,刹车片都磨得十分烫手。”许洪涛说。
   类似蜀道的路段还有很多,俗称“魔鬼公路”的怒江七十二拐,“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还有“雄鹰飞不出的草原”邦达草原,让他们记忆最深的还是海拔4700米的卡子拉山。
   穿越之旅的第21天,他们来到卡子拉山口,原本风和日丽的天空突然沉了下来,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似乎更能体会大自然的威势,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天气骤然降临,暴风雪参杂着冰雹,无处可逃的骑友们只能继续前行。
   “我现在也忘不了高原上的雷电,触手可及一般在头顶数次响起,而且当时温度迅速降到零下,雨水异常冰冷,由于暴风雨突然袭击,我们都来不及披上雨衣,真是寒风刺骨。”许洪涛说。
   刚躲避完暴风雨,他们又陷入新的困境,由于耗费大量体力外加高原反应,流鼻血、呼吸急促、头胀。“当时也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坚持,这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许洪涛说。
  有了信念和自信,再向另三条入藏线路宣战
   抵达布达拉宫后,他们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和激动,反而非常平静。或许是年龄原因,或许是丰富的阅历,他们没有年轻人看到布达拉宫的欢呼雀跃。“历经千辛万苦,结果也许并不重要了,这趟骑行也是人生的缩影,相比结果,过程中体验到的酸甜苦辣最为精彩。”邵光正说。
   的确如此,许洪涛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此次西行,风景和虔诚令人感觉如隔尘世,入藏之路犹如一条“修行”之路,让他更坚定自己的信念,人生就是遇到困难、去解决困难,再遇到困难、再去解决的过程。有了信念,有了自信,同时也就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动力。
   “我们预计7月10日返回菏泽,同时也开始计划以后的骑行活
   动,剩余的三条入藏路线,青藏
   线、新藏线和滇藏线,我们会逐
   一去尝试。”许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