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7月2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四平调,坚守中的执着传承
□牡丹晚报记者 孟 欣
时间:7月18日下午。
地点:菏泽市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报告厅。
题目:《四平调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主讲人:王凤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调传承人。
民间歌舞向戏曲艺术嬗变的鲜活标本
菏泽是戏曲文化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由于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四平调成为菏泽的“文化符号”之一。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四平调真正成为一个剧种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它的前身是花鼓,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承接花鼓“没有丝弦伴奏,仅以梆子、鼓锣配合演出,节奏紧凑,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四平调可谓生来就具有 “接地气”的优势。“听见花鼓响,锅饼贴到门框上”、“花鼓班子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在菏泽至今流传的两句俗语,说明了四平调受欢迎的程度。
“花鼓”演变成 “四平调”,不但改变了剧种名称,而且连演出剧目、表演艺术、舞台设备等都有所改进。“起初,‘四平调’多演些 ‘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解放后,逐步形成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既能演小戏,也能演连台大戏及文戏、武戏,包括各种类型传统剧目和大、中、小现代剧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调传承人王凤云说。
更可贵的是,“四平调”保留了花鼓的载歌载舞、说唱结合的艺术特点,在演出优秀传统剧时,多采取京剧的化妆方法和脸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四平调发展的巅峰时期。”据王凤云回忆,1980年前后,成武县专门成立了四平调剧团。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四平调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性会演,有的剧目还被拍成舞台戏曲片电影,博得各界人士的赞誉。
“由于四平调的演变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誉为 ‘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近代由民间歌舞向戏曲艺术嬗变的鲜活标本,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王凤云说。
一唱就是一辈子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四平调同其他戏曲一样,陷入演员不愿演、观众不愿看的尴尬局面。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四平调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它还能生存发展吗?还有多少人有挥之不去的四平调情结?还有多少人在寂寞中坚守?
71岁的王凤云是成武县人,有着扎实的家庭传承基础:大姥爷、二姥爷被誉为“大、小篮子”,更享有“花鼓王”之美誉;父母均系四平调知名演员,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盛名。小时候,王凤云也喜欢四平调并痴迷其中,13岁就能记住大部分曲目。后经指点,年仅17岁的她已能登台演出。18岁那年,由于母亲去世,王凤云已能“挑起大梁”。
“你姥爷、你妈是咱四平调曲目的大腕,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可就丢人了!”王凤云12岁那年,成武县工农剧社第一任团长甄友明这样对她说。正是这句话,激励着她一唱就是一辈子。
从接受正规训练起,王凤云不管是4点半起床喊嗓子、勒腰、勒腿还是练功,均是最刻苦的一个,登台演出后大红大紫风靡一时。由于“文革”,王凤云的演出生涯出现了5年之久的 “断层”,直到1971年才恢复。“刚恢复演出,我唱的是豫剧,直到1979年回到成武,为响应中央号召恢复小剧种,才被安排重拾四平调。”她回忆道。
1984年,王凤云被任命为成武县四平调戏曲团团长。为了宣传四平调,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手把手地教。外出演唱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每次外出,小儿子总是跟在身后一直追好远。无奈,她就拿砖头吓唬儿子回家。
时间:7月18日下午。
地点:菏泽市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报告厅。
题目:《四平调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主讲人:王凤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调传承人。
民间歌舞向戏曲艺术嬗变的鲜活标本
菏泽是戏曲文化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由于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四平调成为菏泽的“文化符号”之一。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四平调真正成为一个剧种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它的前身是花鼓,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承接花鼓“没有丝弦伴奏,仅以梆子、鼓锣配合演出,节奏紧凑,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四平调可谓生来就具有 “接地气”的优势。“听见花鼓响,锅饼贴到门框上”、“花鼓班子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在菏泽至今流传的两句俗语,说明了四平调受欢迎的程度。
“花鼓”演变成 “四平调”,不但改变了剧种名称,而且连演出剧目、表演艺术、舞台设备等都有所改进。“起初,‘四平调’多演些 ‘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解放后,逐步形成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既能演小戏,也能演连台大戏及文戏、武戏,包括各种类型传统剧目和大、中、小现代剧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平调传承人王凤云说。
更可贵的是,“四平调”保留了花鼓的载歌载舞、说唱结合的艺术特点,在演出优秀传统剧时,多采取京剧的化妆方法和脸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四平调发展的巅峰时期。”据王凤云回忆,1980年前后,成武县专门成立了四平调剧团。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四平调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性会演,有的剧目还被拍成舞台戏曲片电影,博得各界人士的赞誉。
“由于四平调的演变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誉为 ‘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近代由民间歌舞向戏曲艺术嬗变的鲜活标本,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王凤云说。
一唱就是一辈子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四平调同其他戏曲一样,陷入演员不愿演、观众不愿看的尴尬局面。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四平调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它还能生存发展吗?还有多少人有挥之不去的四平调情结?还有多少人在寂寞中坚守?
71岁的王凤云是成武县人,有着扎实的家庭传承基础:大姥爷、二姥爷被誉为“大、小篮子”,更享有“花鼓王”之美誉;父母均系四平调知名演员,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盛名。小时候,王凤云也喜欢四平调并痴迷其中,13岁就能记住大部分曲目。后经指点,年仅17岁的她已能登台演出。18岁那年,由于母亲去世,王凤云已能“挑起大梁”。
“你姥爷、你妈是咱四平调曲目的大腕,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可就丢人了!”王凤云12岁那年,成武县工农剧社第一任团长甄友明这样对她说。正是这句话,激励着她一唱就是一辈子。
从接受正规训练起,王凤云不管是4点半起床喊嗓子、勒腰、勒腿还是练功,均是最刻苦的一个,登台演出后大红大紫风靡一时。由于“文革”,王凤云的演出生涯出现了5年之久的 “断层”,直到1971年才恢复。“刚恢复演出,我唱的是豫剧,直到1979年回到成武,为响应中央号召恢复小剧种,才被安排重拾四平调。”她回忆道。
1984年,王凤云被任命为成武县四平调戏曲团团长。为了宣传四平调,只要有人愿意学,她就手把手地教。外出演唱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每次外出,小儿子总是跟在身后一直追好远。无奈,她就拿砖头吓唬儿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