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9月1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0]
过节送不送礼?家长纠结,老师苦恼

教师节,咋成了敏感词?

昨天,教师节,面对躲不开的红包话题,面对微信群、网络红包、朋友圈这些新媒体环境,不少老师坦言,一年中最紧张的就是教师节这一天,简直就是个 “尴尬节”,社会上都在议论给老师送礼,压力很大,甚至有些害怕。南京一位从教20年的小学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感慨耳闻有些针对老师收入的偏激言论,听了心累,而教师节,太敏感,有矫枉过正的感觉。这条微信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调查]
  四成家长表示教师节不送礼
   据媒体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受访家长明确表示,今年教师节不打算送礼。而这些受访家长中,在以往的教师节里,仅有23%的家长从未向教师送过礼,有四成家长送过100元以下的礼物,有近三成家长送过100至500元不等的礼物。不愿意给老师送礼的原因就是不想助长这种不正之风,让卡片传达的情谊变了味。在今年准备送礼的家长中,一半以上的家长预算在100元以下,多准备选择鲜花、卡片、祝福语等有心意的礼物。不过,也有4%的家长送礼预算在500元以上。在该不该送礼的问题上,仍有近四成家长表示很纠结。
  [家长纠结]
  送不送?怎么送?
   在网上搜一搜教师节礼物,各种手表、香水、钢笔、项链都跳了出来。还有的在网上支招,怎么让孩子把购物卡夹在贺卡里送给老师。送了老师不会特别照顾,但不送老师会记得。这样的言论让不少一年级的新生家长相当紧张。“我们在幼儿园群里议论,到底要不要送?送多少?”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说,这股风也不知道是谁吹起来的,但大家这几天都在议论这个话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老师苦恼]
  躲送礼与家长 “斗智斗勇”
   教育部有禁令,许多学校、老师也通过信息、通知等方式向家长明确表示 “过节不收礼”,谢绝各种好意,但还是有家长发挥 “创意”,变着法儿来迫使老师收礼。有老师手机被 “直充话费”,还有家长将保健品等礼物包装成快递模样,写上老师的姓名与电话,放在学校门卫那里,让老师过来拿。“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们挺无奈的。”有老师这两天为躲避家长硬塞的礼物,不得不特意穿上无兜的衣服。老师们坦言,自己已经被家长们的“机智”打败了,一开学便需要花心思跟家长们打一场 “防送礼战”,直呼“心真累”。
  微信红包让人头疼
   实物红包对老师是一个挑战;而遇到网络红包有些老师更觉得头疼了,因为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会使用微信支付。一些年龄大点的老师面对网络红包更显得有些慌乱。老吉是上海一所民办小学老师,有20多年教龄,昨天就被一个微信红包差点急出了病……原来,他是微信菜鸟,开通微信时间不长。前天,一位学生的爸爸突然在微信里祝福他节日快乐并送上一份微信小礼物。老吉看到一个橘黄色、红彤彤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啥,就随便点了几下,结果“显示是谁谁送了我500元,还进入了‘我的钱包’。”老吉马上找儿子询问,急得满头是汗,最后,还是儿子帮他操作,发出了“人生第一个微信红包”。谁知那位家长迟迟不领红包,老吉又急忙跟家长联系解释 “自己是错领,希望家长赶紧点击领取”,好说歹说才让家长又领回红包。他感叹:“新媒体时代,老革命遇到新难题,教师节过得心惊肉跳。”
  网络上莫名的“舆论监督”
   在这个教师节,不少老师对于网络上关于老师的负面信息更加敏感。
   上海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朱敏前两天就经历了这样的网络监督,令她气愤,但又无可奈何。其中一位家长送来一副珍珠耳环,但朱敏给这位家长寄送回去了。但没想到的是家长竟然把这件事发在了朋友圈。拍了耳环的照片,还附言“每年教师节都要挖空心思揣摩老师喜欢什么东西,去年送了500元的购物卡她看不上,这副耳环要上千元,没想到还是不满意,到底要送多贵她才满意呢?”虽然这位家长发到朋友圈五分钟后就删了,可还是有相识的家长截了图发给朱敏。“我真是百口莫辩,万一传到校长那里或是扩散开麻烦就大了”。
   “现在网络发达了,关于师德的负面新闻也挺多的,有些我看到了挺气愤,觉得挺丢老师脸,说实老师们面对教师节,心情还是很紧张的,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教师节的礼物,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家长能和我们建立互信。”来自某重点小学的李老师也说:“面对我的节日,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希望家长更信任我们,也对孩子更重视,这,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 宗鹤
  [网评]
   @人民日报: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这一问,难的不是人情,而是人心。进退维谷之间考验着两个群体之间的信任。适度表达师生之谊是人之常情,只是收下孩子的情意可以,收下家长的礼物则不必。其实老师最需要的是更高的职业尊荣,教师节了,这个礼物可以有。
   @新华微评:且不说当前强力正风,不少地方已清风拂面,就中国传统而言,礼尚往来被误读为礼“上”往来久矣。尊师重教当回归本义,送礼“纠结”该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