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9月1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C1]

学习民间艺术 感受剪纸魅力

本报记者 常志杰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9月12日下午,本报小记者中心联合市图书馆邀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菏泽市剪纸艺术委员会会长杨秀玲,在市图书馆二楼尼山书院为小记者们讲解剪纸艺术、教授剪纸技艺。一下午的学习剪纸过程中,小记者们收获了许多,剪出了一个个洋溢着童真童趣的图案。
   当天下午,小记者们一走进图书馆尼山书院,就被杨秀玲老师带来的作品所深深吸引,“富贵吉祥”、“水浒英雄·一百零八将”、“大展宏图”、“六顺图”等作品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尤其是“水浒英雄·一百零八将”,108个形态各异的人物,剪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小记者不禁感叹杨老师剪纸技艺之高超。
   “剪纸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流传至今。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今还开发了许多剪纸衍生品……”课堂上,杨老师从剪纸历史起源讲起,到如今对剪纸的开发、应用,再配上一张张精美的剪纸图片,小记者们听课的过程中不时发出赞叹。
   看完展品,听完讲解,接下来,该亲手剪一幅作品了。老师先是现场示范了如何剪“蝴蝶”、“梅花”等,只见剪刀在纸间灵活穿梭,不一会儿,美丽的“蝴蝶”和“梅花”就出现了。看着讲台上老师的示范动作很轻松,小记者们跃跃欲试,可当自己拿起剪刀时才发现,那些轻巧灵动的图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剪好的。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梅花”,要剪得漂亮工整,就得把纸均匀叠好,小记者们手忙脚乱,有的对不准边缘线,有的不小心把纸撕破,有的叠错了方向。“过去我可真小看了剪纸,以为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行,今天才知道不好剪!”“才剪一小会儿我手心就出汗了,杨老师这些作品需要花费多少工夫呀!”小记者们情不自禁地发表着各自的感想。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现场的小记者都独立剪出了自己的作品。在欢声笑语中小记者们意犹未尽,将剩余的红纸带回家继续过把剪纸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