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9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做事“先”做人
□王西胜
【经文】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礼记·中庸》
【浅释】
治,为管理之义。“民得而治”,是带着团队做事情。做事要想成功,先决条件是“获乎上”,即从在上位者那里学习领导艺术,如《大学》中所说的“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而“获乎上”的先决条件,则是“信乎朋友”,因为领导择人任用,需要找 “靠得住”的人,他必须考察你跟朋友们的相处是否守信,“人无信不立”,无信之人难免“关键时刻掉链子”!
“信乎朋友”的先决条件,是“顺乎亲”,父母生身,恩重如山,没世难报,若对父母不能行孝,则属良知天性被泯,故对朋友之信必然值得推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顺乎亲”的先决条件,是“诚乎身”,若不能反求诸己,以诚其意,则不能推己及人以行“恕”道,必然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半径,来考量一切,带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孝顺”,与其说是孝顺父母,不如说是孝顺自己的“孝子名誉”。
最后,“诚乎身”的先决条件,是“明乎善”,也就是一定要懂得做人的基本原则,具备明辨一切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的正确价值观。
明乎善、诚乎身、顺乎亲、信乎朋友,是做人;民得而治,是做事;获乎上,则是做人、做事兼而有之。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这话确实有道理,但需要注意一点,“先”的确切含义为“先决条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先后之先。做事以做人为先决条件,做事是做人的自然体现;既要在做事中检验做人的水准,又要通过做人的“靠谱”程度来推动做事的成功。故做事与做人,是一不是二,不能截然分开!
【经文】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礼记·中庸》
【浅释】
治,为管理之义。“民得而治”,是带着团队做事情。做事要想成功,先决条件是“获乎上”,即从在上位者那里学习领导艺术,如《大学》中所说的“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而“获乎上”的先决条件,则是“信乎朋友”,因为领导择人任用,需要找 “靠得住”的人,他必须考察你跟朋友们的相处是否守信,“人无信不立”,无信之人难免“关键时刻掉链子”!
“信乎朋友”的先决条件,是“顺乎亲”,父母生身,恩重如山,没世难报,若对父母不能行孝,则属良知天性被泯,故对朋友之信必然值得推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顺乎亲”的先决条件,是“诚乎身”,若不能反求诸己,以诚其意,则不能推己及人以行“恕”道,必然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半径,来考量一切,带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孝顺”,与其说是孝顺父母,不如说是孝顺自己的“孝子名誉”。
最后,“诚乎身”的先决条件,是“明乎善”,也就是一定要懂得做人的基本原则,具备明辨一切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的正确价值观。
明乎善、诚乎身、顺乎亲、信乎朋友,是做人;民得而治,是做事;获乎上,则是做人、做事兼而有之。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这话确实有道理,但需要注意一点,“先”的确切含义为“先决条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先后之先。做事以做人为先决条件,做事是做人的自然体现;既要在做事中检验做人的水准,又要通过做人的“靠谱”程度来推动做事的成功。故做事与做人,是一不是二,不能截然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