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0月1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成武“80后”兄妹景德镇绘陶艺人生

□牡丹晚报记者 友燕
   继 承 传统工艺和造型的仿古瓷,构图新颖、表现手法独特的粉彩、青花、釉里红等传统装饰作品,集创意、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生活陶艺作品,造型典雅清新的陶瓷台灯,无不让人爱不释手……10月8日,在 “伯乐情陶瓷书画展”即将撤展之际,牡丹晚报记者在成武县老年大学采访了青年陶艺家徐冲、徐开姐弟俩,探访他们与景德镇陶瓷绘画结缘的坎坷历程。
  学画,从被逼到爱不释手
   徐冲、徐开家住成武县文亭办事处胡庄行政村韩庄村。在姐弟俩儿时的记忆中,由于父亲徐庆德热爱书法创作,常有书朋画友找他切磋、研习,乏了,就把酒临风,喝个酣畅淋漓。
   “记得五六岁时,他们看书画创作光盘时,常逼着我看,我却总溜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后来,看他们研习书法,我对毛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趁他们饮酒时肆意涂抹。”忆及儿时,徐开含笑告诉记者,“一次,我看到县文联副主席、画家史瑞林脱了鞋,在一张大幅宣纸上挥毫泼墨,画出的梅影虬枝颇有气势,不禁为之所动。等他和父亲离开就餐后,我连忙找来一张废纸,拿起大笔,模仿作画。过了一会,史主席来拿东西,看到我点染的梅花居然像模像样,又惊又喜:‘小开,我看好你,好好学,有前途!’让我平添自豪。”
   从此,父亲挥毫时,他便肃立一旁,静静观摩,试着揣摩用笔弄墨的技巧。
   “一次,父亲领来一位擅长画牡丹的画家,在他的指点下,我才初步了解了国画的基本技法,真正涂抹出自己的‘国画第一笔’。”采访中,徐开略显羞涩地告诉牡丹晚报记者。
   正式学画画,是在六年级,14岁的他跟着画家张奎方学习素描。经精心指点和刻苦研习,考高中时,徐开的美术成绩名列全校第二。
   “我也是被逼的。和弟弟不同的是,我学画是从初二暑假开始的。起初我感觉特别枯燥,怎么都不想去,后来才慢慢喜欢上了,中考时还加了40分。”谈及自己学画的经历,徐冲告诉记者,“现在想来,真的很感谢父亲当年的逼迫……”
  闯荡,与陶瓷作画结缘
   阴错阳差的是,因为偏科,徐开没有如愿升入高中,17岁便赴京求职,在一家公司做了一名质检员。然而,也正是这两年“北漂”生活,让他得以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文为师。
   “一天,我下夜班后,去买煎饼果子。排队间,听闻两位老者一边下棋,一边谈论旁边一茶馆门楣上方欧阳中石的题字。其中一位提及有个字写得不好,而我也看出此字的偏旁没写好,便借用父亲交给的术语说,‘结体不好。’那老者一楞,问道:‘你怎么知道?’听我介绍完,他颇为欣慰,‘原来出自书香门第,难怪。’看了他的名片,我才知道他是位大学教授,喜爱书法,便欣然拜他为师。”忆及这段往事,徐开的眉梢眼掩饰不住兴奋,“此后,我就每月去余教授家一次,研习他收藏的名人作品,认真聆听教诲。让我惭愧的是,余教授居然说我是他几个学生中最有灵气最聪明的一个……”
   由于姐姐徐冲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陶瓷艺术设计,2005年,徐开也前往进修。一年半的时间,他对陶瓷作画的工艺流程有了初步认识。而徐冲在求学期间,已初露锋芒,彩绘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作品《冠群芳》获第一届全国师生陶瓷比赛二等奖;《佛》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陶瓷书画摄影比赛优秀奖;《富贵花开》获中瓷网首届大学生陶瓷艺术比赛入围奖。
   毕业后,徐冲曾赴北京商州景德镇陶瓷有限公司任讲解员,兼顾旅游瓷创作。2007年底,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她创作了山顶洞人等一系列作品,闲时临摹大师施于人的作品。由于公司不景气,次年年底,她回到景德镇一陶瓷艺术馆做讲解员,在那里,她接触到了很多陶瓷名品,尤其是民国时期兴起的、由文人创作的艺术瓷,大开眼界,便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潜心学习各类画风,对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的作品了然于心,讲解起来如数家珍,颇受欢迎。尽管月薪仅为800元,可她硬是坚持到世界陶瓷博览会圆满落幕,才辞职。
   此后,她租了间小屋,开始独立制作手镯、吊坠等陶瓷小饰品,白天用模具压坯、作画再烧制,晚上去大学内外、陶瓷广场摆地摊,饱尝艰辛。
   一年后,徐冲的陶瓷模具和作品有了存量,便于2010年暮春时节和一位女同学一起,开了个小作坊,做陶瓷首饰,再拿到陶瓷创意集市上销售。当年10月,她们创办了阑珊陶坊陶瓷艺术工作室。2012年,她们的创作开始往器皿发展,并成功转型,还收集了部分客户群体,变摆地摊为订单销售,效益可观。
  入伍,书画作品获大奖
   2006年,徐开入伍从戎。在山西武警部队某部,他很快便从众多士兵中脱颖而出:在板报设计中融入了国画艺术,评比时荣获第一;书画作品入选武警总部举办的书画展……
   其间,徐开曾和战友多次去外地执行任务,但让他终生难忘的是去汶川地震现场救灾。
   “当时的汶川一片废墟,令人触目惊心,我们既要送粮救援,又要转移尸体,整整忙了两个月。返回途中,大雨滂沱,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我也险些跌下山谷。后来,我和战友被迫滞留于彻底关隧道,每人每天只能喝上一碗粥,九天下来,我足足瘦了20斤。”
   这次抗震救灾经历,加之险些魂断山谷,回到青海后,徐开沉默了许多。10月份,家中又传来父亲猝死的噩耗,让他痛断肝肠。奔丧归来,心头阴影久久挥之不去,此后的他愈发忧郁,便寄情于创作,作品深受战友和部队领导的喜爱。
   2009年,徐开的作品 《欲飞》一举夺得全国书画作品展铜奖,荣立三等功,获评优秀士兵,受到武警总部嘉奖。这对他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创作,陶瓷上显身手
   当年年底退伍后,徐开再赴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毕业后就在姐姐徐冲的阑珊陶坊陶瓷艺术工作室当起了画师。每日不论晨昏,辛勤作画,只是为了生存,画面渐渐模式化,千篇一律,缺乏激情。只有下班后画起国画小品,才特有感觉。2010年,他的陶瓷作品 《鱼之乐》荣获中国百花奖银奖;2012年,作品《汉唐记忆》获全国青年优秀作品展提名奖。
   2013年,徐开赴京学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郭石夫等大家的指点,让他的画艺画风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得以提升,受益匪浅。
   再回景德镇,徐开创作特别注重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趣味性,饱含激情,作品更具生命力,订单像雪片般飞来。2015年,他的陶瓷作品《莲趣》获13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与此同时,徐冲的作品 《静坐一隅观清荷》在 “2015迎新春江西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中荣获金奖;作品《辛夷花下立多时》获“百花奖”铜奖……
   兄妹俩深知,脚下的路儿长长,他们还需不懈努力,好为家乡争光添彩。“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我和姐姐身在何处,家乡都是我们最深的眷恋,也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乡梓。”采访结束时,徐开如是说。